一般來說,企業總是把心思放在拓展市場和渠道建設等問題上,卻很少真正切實解決經銷商的發展問題。如今行業競爭愈加白熱化,品牌的大量涌現已經危及到傳統經銷商的生存空間。很多企業總是站在自身角度來考慮問題 ,卻很少從經銷商的角度或者是企業與經銷商共同發展的角度提出解決辦法。
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中國木地板行業雖然起步晚、基礎差,但發展迅速。
20年多的時間,中國木地板行業已經形成了多種類、多規格,從生產到銷售、鋪設、售后服務配套,具備一定規模的產業體系。
近幾年來,中國地板行業保持了良好的態勢,產量與出口額均實現了穩步增長。中國林產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預測,到2010年我國地板產量將達到5億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長13%左右。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和發展,商品銷售已經進入微利時代;隨著微利時代的來臨,產品的同質化,促銷的越來越不具吸引力,企業不得不將一些資源重點投放到渠道上,而由于渠道的內耗,這些資源又因為相互砸價和區域竄貨而在渠道之間白白消耗掉,并沒有給渠道經銷商帶來實際利益。
所以,良好的市場環境管理可能還比運用產品、價格、促銷策略更為重要。
中國木地板暗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持續升溫,未來國民經濟發 展對地板的需求拉動強勁。
根據建設部的預測,“2006-2020年間,我國城鎮新建住宅竣工面積將約達120億平方米,年均近8億平方米,按可進行地面裝飾的面積占80%、預測近幾年木地板在該領域平均市場占有率為25%計算,假定今后5年平均新建住宅面積等于今后15年平均值,2006-2010年城鎮新建住宅對木地板的年平均需求量約為1.58億平方米,這將釋放木地板市場需求的巨大潛力!蓖瑫r,國外消費者同樣也普遍看好國產木地板。
隨著中國木地板行業在工藝標準、花色品種等方面的進步與發展,國產木地板正在成為國際市場的搶手貨,出口量也迅速增加。
然而,被稱為朝陽行業的中國木地板業卻同時遭遇著內憂外患:國內品牌紛雜,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上充斥著低層次競爭。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木地板企業市場推廣手段單一且急功近利,“明星代言、央視廣告、價格大戰”成了木地板企業慣用的方式。低層的營銷手段只能導致企業陷入惡性競爭;國外市場也是競爭對手云集,歐洲企業訴訟鎖扣專利危機、美國的337反訴訟,加上油價高企、地板原材料漲價等利空事件接踵而來。中國木地板行業是個典型的充分競爭型行業,大量低端本土企業的惡性競爭和外資品牌的大舉進入使整個行業環境比較艱難。
盡管如此,木地板行業近年來卻連續受到風險資本的青睞。業內專家認為,中國木地板企業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原因在于:第一,中國巨大的消費升級市場;第二,行業充分競爭,政府干預少,能從競爭中獲勝的企業具有真正的核心能力;第三,木地板行業有一定的區域壟斷特性和銷售半徑,中國各地方都有一些當地品牌企業,存在巨大的并購整合空間。
目前在生產加工能力過剩的情況下,木地板企業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如何塑造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在這一點上,外來投資者可以為木地板企業提供很大的幫助。
但中國要實現從木地板生產大國到強國的轉變,光靠這些投資者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木地板行業將通過不斷的行業內并購、重組,形成幾大巨頭企業集團,從而帶領中國木地板邁向國際市場。
在市場經濟的競爭時代,廠家擔起市場規范的責任,讓經銷商在一個有序的市場環境中經營,這是迫在眉睫的事;而經銷商在處于市場急劇變化,自己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的夾縫里,積極去探尋持續發展之道,也是刻不容緩。將企業的市場規范與經銷商的未來發展方向融合到一起,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現在,有的企業實施總經銷制,有的開辟分級市場,有的直接做終端,有的通過深度分銷來對整個渠道成員進行細化服務,但這些措施往往都是以企業為受益者制定的,經銷商在企業的改革中處于一種非常被動的狀態。經銷商在混亂的競爭環境中,沒有產品經營的合理規劃,不能對自己的未來進行有計劃性、目的性的延伸,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由于行業進入門檻不高,經營者眾多,現在部分經銷商經營產品混亂、庫存沒有管理、財務帳目不清、銷售沒有體系,到處都能看到因為經營產品太多,而資金運轉不靈、破損增大、與廠家產生糾紛的現象。
企業可以通過專銷管理,將自己的管理經驗移植到經銷商處,通過將自己的市場決策方法、執行標準、業務拜訪、倉儲管理、財務管理、價格監控、促銷手段、品牌營造等傳授給專營經銷商,讓經銷商迅速成長壯大,而不擔心被競爭對手竊取的危險;通過對專營經銷商的培養,造就真正的有管理能操作的經銷大戶;通過互相的信息互補,合成優質資源,成就真正的合作伙伴。最主要的是,通過緊密的結合,離消費者的需求更近了,服務更周到細致,廠家與專營經銷商最終都能取得良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