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幾天時間,林氏木業開辦家具體驗館的信息在家具行業內便不脛而走,成為行業的熱門新聞。林氏木業開辦體驗館能引起整個行業的關注,足見電商在家具行業日益凸顯的重要性。
家具電商雖起步晚,但是給家具企業帶來的利潤非傳統渠道可比,早在去年,林氏木業就創下單天銷量2.8萬件,成交金額5048萬的好業績。然而,如此突飛猛進的銷售量必然會增加家具企業的生產負擔,導致家具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有關林氏木業質量問題的信息也隨著銷售量的提升而增加:“5800元的沙發使用僅兩個月就出現沙發座塌陷”;“4000元的新家具卻出現變形、掉漆的情況”······
質量保證難 家具電商“慢”發展
類似上述的新聞正伴隨著林氏木業電商的發展而借由網絡大量傳播,對林氏木業的發展造成各種顯性或隱性威脅。除了林氏木業,就連家居電商界的龍頭美樂樂也難不出現各種家具質量問題。
在此,不禁發問,家具電商的進程是否過快?家具企業又是否做好了拓展市場的準備呢?現今,不少家具生活館引入第三方品牌,O2O家具體驗館又會否引進其他品牌來推動自身的發展呢?倘若要引進第三方品牌,家具企業又能否保證新引入家具產品的質量呢?
現階段,家具電商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實質的解決,市場沒有規范難成方圓,即使能夠獲得一時的利益,也難以保證可以在市場上一直順風順水。所以,家具企業不妨先慢下發展的腳步,休養生息,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以適應網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