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與國際接軌步伐越跨越大和工程造價改革越來越深入,低價競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施工企業所接受和應用,鋼結構建筑 業要打好“價格戰”,了解怎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低價”、如何合理報價、怎么應對低價競標則日顯重要。
那么,什么是目前建筑業炙手可熱的“最低價中標”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標人的投標應“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是投標價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經評審低價”,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合理低價”,它應該是投標人在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的前提下結合自身實力作出的不低于成本價的科學報價,此科學報價便是矛盾的最佳平衡點。
鋼結構建筑業如何打贏“價格戰”?
但是很多的建筑企業因為急于中標,跨越了這一平衡點,也從而造成了很多工程后期經費不足,被迫停工;甚至是偷工減料釀成建筑業大禍。歸結起來,就是企業競標的價格和提供的品質沒有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所以,建筑業要打好低價戰,從根本而言,必須是樹立一個正確的企業經營觀。
一方面,利潤作為企業經營的目的,就必然是需要保證的。既然利潤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保障,企業就不能盲目追求“中標榮譽”,否則終有一天會因為入不敷出而灰頭土臉。所以,在面對同行運用低于成本的不合理低價競標的時候,企業大可以站得直,坐得穩,堅持自己的合理競標價格。
從另一方面來講,鋼構 企業能夠在市場中占據足夠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質量,如果沒有足夠的質量保證,相信即使是招標單位能夠認可,最終房產使用者也不會買賬。建筑質量問題所造成的后果絕不是買錯衣服不能穿這么簡單,縱觀世界建筑業,但凡引起社會熱點的,除去標新立異的建筑,剩下的就都是豆腐渣工程以及所造成的嚴重后果。
建筑業在價格戰上必須要找到“利潤”和“質量”這兩個要素的平衡點,企業需要在保證利益的情況下將最高品質的服務呈現給客戶。
地處徐滕板塊核心之一山東滕州的三維鋼構 ,就很好地把這兩點要素統一結合了起來。據報道,2010年7月,三維鋼構在繼《鋼構價格白皮書》之后,再一次向公眾拋出“鋼構性價比模式”,強調要以最高性價比作為企業的服務理念,并且提倡全建筑鋼構 業需要像魯班學習,力求做到“魯班換筆”。
打著魯班的旗號,用魯班精神把“鋼筆模式”力挺到底,確實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營銷策略。鋼構業權威專家謝付亮先生也在《解剖勝利的力量——遠卓品牌縱論中國鋼構 》中經常強調,市場沒有常勝的將軍,世界也沒有永遠的弱者。只有洞悉了市場的變化,把握了發展的大方向,企業才有生存的條件。該書已經重印三次,受益人數和企業一天比一天多,對鋼構企業極其有益。甚至有很多鋼構企業老板坦言,有時候,真的害怕競爭對手也看到那本書。
看好書,做好事,選好路,高性價比是消費者的選擇,也是建筑業打好“價格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