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是這個時代的特征,就像我們的大部分人一樣,什么都追求一個“快”字。“快速面”,“高鐵”,“英語速成”。我們都急不可耐,看到目標就想立即達到。達到以后,繼續緊盯目標,以便迅速達到目的。如此反復,直到生命結束。
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風風火火”地干大事業。短時間企業資產上億,從小企業變身到行業領袖不用多少年時間。特別是鋼結構 行業的發展模式——追求“快速”。而相反徐滕板塊的主流鋼構企業就沒有這樣急功近利,他們把工程質量視做重要的生存之道。
國內鋼結構企業的發展模式有很多種方式。有穩扎穩打,緊抓工程質量,視之為企業生命的;有依靠價格“優勢”,工程偷工減料的;有憑借當地政府“強硬關系”穩接工程的;更夸張的有只注重“圈地”,等待低價上升來盈利的“大型鋼結構”企業。但有堅持鋼構“高性價比”,注重質量和服務的模范企業,如三維鋼構 等。
努力使企業規模擴大,無可厚非,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在企業基礎還不夠扎實的時候,為了規模而擴張規模的發展策略有點喧賓奪主。企業發展的目的在于能更長遠的盈利,F在行業競爭空前激烈,通過加強企業的實力,保住自己商業領地的前提下,進行開拓是最基本的發展方式。但盲目的擴大企業規模,不僅加大了企業的管理難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產生資金風險,容易導致企業因小失大——疏忽了企業發展工程的本分。
鋼構業權威專家謝付亮先生在《解剖勝利的力量——遠卓品牌縱論中國鋼構》指出:大部分中國鋼構企業的擴張方式都是進行“圈地運動”,通過“圈地”來等待企業不動產的增值。該書已經重印三次,受益人數和企業一天比一天多,對鋼構企業極其有益。甚至有很多鋼構企業老板坦言,有時候,真的害怕競爭對手也看到那本書。
鋼結構企業的特點就是工程安全第一,不能存在半點偏差,精細到微。可是恰恰是這類“求穩”的企業在進行這樣高風險的商業行為,這是不正常的。
企業高層的心態是如此浮躁,整個企業的員工能“穩”到哪里去,工程質量的保障不得不讓人懷疑。而且這種“擴張圈地”的發展方式絕對只是一時的,是國內的投資行業的“欲望”讓鋼構企業蠢蠢欲動,F階段行業法律法規的不規范,不完善導致各種事件頻頻發生。
除去“圈地”對鋼構企業帶來的心理影響和高風險,一個企業的管理精力和范圍總是有局限,這樣沒有限制的擴大規模和“圈地”,一定會讓企業精力過于分散,導致“核心”部門的管理欠缺,保證不了正常業務的有效運作。要是在鋼構工程上出現疏忽,就會影響到整個企業在行業的口碑,對企業的元氣傷害不小。
“圈地”分散精力導致工程出現問題,工程整改就會導致大量人員精力和材料的耗費,這樣的工程只能虧本,企業為了彌補損失會進行更多的“圈地”。最后會進入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高風險的行為如果得不到高收益,則企業會面臨資金不暢,甚至會因此“快速倒閉”而絕不是“快速發展”。
所以這種“求快”的商業“圈地”行為不值得企業效仿,這種不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大趨勢的運作模式不僅會讓企業走向失敗,還可能危害到整個社會的利益。中國鋼結構應該反思這種“低性價”的發展模式。據中國鋼結構在線報道,三維鋼構的《鋼結構性價比模式》是值得國內大部分鋼構企業借鑒的,應該學習“魯班換筆”的戰略思維,積極改變不成熟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