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市場需求旺盛,陶瓷行業的普遍現象是:只要是企業,只要有產品,只要價格低,就能把產品賣出去,把錢收回來,產銷平衡,庫存不大,庫存周轉率高。而品牌企業,不斷抓住市場機遇,依靠自身購地建新廠房、購置新設備擴大產能來搶占市場份額。一句話,不管選擇什么樣的經營模式,大家都活得有滋有味。
產銷模式變化催生OEM
為何說OEM近五年得到推廣,且逐步形成一種成熟的模式,成為一種趨勢?那是因為社會、行業、市場的變化,使得OEM越來越受到關注和追捧。社會的壓力主要來自老百姓對環境改善的訴求,各級政府對各行業環境整治的力度,如佛山產區在“十一五”期間針對建筑陶瓷行業的整治提升,以行政手段迫使佛山建筑陶瓷行業從原來的400多家銳減至60多家。
中國陶瓷行業現狀解析 產銷模式變化催生OEM
保留下來的企業,大多數都是有規模、有品牌的企業。整治提升至少在兩個方面較為突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佛山陶瓷在全國的產量份額;另一方面提升了佛山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創新、品質、品牌地位和形象,佛山陶瓷因此由大變強。
保留下來的企業,有的選擇就地夯實經營基礎,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創新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堅定走品牌之路;有的企業,在此基礎上,走出佛山,走出廣東,進行全國性戰略布局,設立多個生產基地。這也就帶來了行業的巨大變化,打破了原有以佛山、淄博、泉州等為代表的幾大老產區的格局。僅僅幾年時間,全國便涌現出了至少29個大小陶瓷產區,陶瓷遍地開花結果,企業數量、生產線、產能大幅增加。
而這個階段,遭遇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建陶行業因此受到影響。以萬科精裝修房為代表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紛紛加大力度推廣精裝修房,以此來抑制房地產價格的下跌,導致陶瓷行業市場發生巨大的變化,以零售為主導的銷售模式被精裝修房的大量工程業務所瓜分,且占比例越來越大,迫使陶瓷企業主動與房地產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于是,陶瓷企業由原本單一的客戶買斷產品的經銷模式,便派生出新型的代理模式來:陶瓷生產企業直接供貨給房地產企業指定的總包方或分包方,經銷商則代理所在經銷區域的房地產工程業務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
這種市場的變化,使得有品牌、有經銷網點的企業,有能力、有條件來對接房地產企業的工程業務,陶瓷生產企業因此以房地產企業的工程訂單為導向進行排產,但對經銷商傳統的零售和自營工程業務就會受到影響,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最有效、最快速解決的方案便是尋找合適的生產廠家貼牌生產,這便有了OEM,以此來緩和自身的排產、供貨矛盾,滿足經銷商的訂單需求。目前,國內一線品牌企業無不涉足OEM,OEM已漸漸成為陶瓷行業非常重要的合作模式。
讓品牌商和生產商實現雙贏
接受OEM的企業,往往都是專業生產某類產品的企業,由于單條生產線產能較大,自己的品牌還沒有樹立起來,渠道也沒建立起來,只能依靠簡單的低價銷售模式,求得產銷平衡。在國內市場,這種低成本、低價格的策略一直以來都是陶瓷行業的主角,這使得新創辦的企業,以及磚坯廠、私拋廠等企業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因此把中國陶瓷產量推向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這一地位,從過去19年到現在,乃至未來是不可動搖的。但隨著市場的變化,這類企業也由自主“品牌”的低價銷售模式,開始增加受托為品牌企業的授權貼牌生產。受托企業由于規格、品種、數量的相對穩定,確保了生產的穩定,成本可控,質量保障,企業多了一種銷售渠道,令產銷平衡。另外,委托生產的品牌企業產品質量標準要求很嚴,受托企業通過授權貼牌生產,也使企業的產品品質得到提高,從而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品牌企業委托自己企業貼牌生產。這些企業漸漸地成為行業OEM的名星企業,企業因此獲得可觀的收入與利潤,得到很好的發展。
同時,委托加工的企業,也因此保證了品牌、渠道的訂單交貨,并通過OEM管理的不斷完善,訂單的逐步增加,企業尋找OEM的動機,也從原來基于解決配套品牌渠道供貨的應急處理方案,逐漸成為僅次于甚至超過自己企業生產產能的主要生產模式。不少企業由原來只有一兩個員工兼職管理OEM,到專職管理OEM,甚至成立OEM部,成為企業組織架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門。
資源整合體現新模式價值
OEM既然已成為企業不可缺少的組織和要素,那么,它的價值究竟在哪里?從商業模式的角度來權衡,它的最大價值是什么?陶瓷行業能否像服裝、電器、電子等行業那樣涌現出完全依靠OEM的頂尖品牌?
OEM的存在自然有它的價值
首先,OEM是企業之間的合作,它能使企業之間的信息得到較大程度的交流,雙方利益平衡的同時,會觸動對客戶、用戶價值感受的關注與重視,從而由被動轉為主動注重品質、交貨期的管理,因為雙方都明白,得不到客戶、用戶的認可,雙方的訂單都不可持續,產銷難以平衡。
其次,是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受托方過剩的產能正好滿足了委托方產能的不足,受托方限于暫時的品牌影響力弱、市場渠道窄,就不用花過多精力去考慮產品在市場終端的拓展,可以聚焦于生產制造,專業、專注、專心把產品做好。近幾年,行業中有不少企業專業生產某種系列產品,做出了口碑,吸引了不少品牌企業紛紛前來貼牌生產。
一直讓筆者不解的是,為什么房地產商在與品牌企業簽訂工程合同時要求是自產的產品?難道OEM的產品質量就不如自產的產品?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還是同行間為了爭奪工程業務而誤導了房地產商。
須知沒有一個品牌企業會拿自己的品牌聲譽、產品質量開玩笑,OEM產品執行的標準與企業自產的是一致的,而且都派有專職品質檢驗員蹲點受托企業跟蹤生產的全過程。受托企業基于訂單穩定、產銷平衡,也會重視并嚴把產品質量關。往往受托企業專業生產某種產品,反而生產相對穩定,品質有保證。為什么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等國一些世界頂尖的瓷磚品牌可以到中國來OEM采購,而中國的品牌企業就不能委托同行貼牌生產?
品牌企業為了滿足品牌、渠道的發展和客戶訂單增長的需求,通過OEM可以找到快速解決的方案,不用自己慢慢買地新建廠房和生產線、招聘新員工培訓、調試與試生產。何況,如此折騰幾個月后生產出來的產品,剛開始一兩個月的質量難以穩定,遠不及OEM產品質量過硬,一旦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必然影響品牌聲譽。依靠自己擴建廠房、生產線,若非戰略規劃需要,而是臨時抱佛腳應對客戶訂貨而上投資,等新生產線的產品生產出來,早就錯失了供貨的最好時期。由于嚴重缺貨,只好眼睜睜地看到訂單跑去競爭對手那里去。OEM正好可以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
OEM相對品牌企業而言,從目標定位、業務系統、關鍵資源能力整合、贏利模式、現金流結構,到最后企業價值、社會價值的體現,都是很好的商業模式:耗費最少的投資,最少的流動資金,最少的人力資源,生產的一切成本由受托企業承擔,最后只需抽驗產品質量與發貨便可,獲得的銷售收入和收益無疑是最大的。這便是商業模式的價值所在。
目前,國內已有3700多條窯爐生產線,年產能超過100億平方米。在國內外需求減緩條件下,產能過剩越來越明顯,不能再過多地增加新的生產線。尤其品牌企業,應把更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聚焦在品牌渠道拓展、創意設計、研發創新(包括商業模式、營銷模式創新)等方面,做強做大企業,做響企業和產品品牌,做出高附加值來,拿出OEM的底氣,輸出技術、管理培訓,以合理的價格或讓出部分利潤空間來,把更多的生產制造環節交給合適的、專業的企業去完成,讓受托企業能安心于專業生產制造,保質保量完成訂單的生產,按時交貨。在這種專業分工的模式下,不論是委托企業,還是受托企業都能提升微笑曲線的水平,從而提高經營和獲利的能力。
從OEM良好的發展趨勢來看,陶瓷行業涌現出像服裝、電器、電子等行業那樣完全依靠OEM的頂尖品牌,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行業生產制造水平的提高,生產各類檔次的產品已不成問題。若致力于抓創意設計、研發創新和品牌渠道建設、營銷服務的企業,產品完全委托專業企業生產,那么,就可以開創出一條新的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