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地板銷售過程中的利潤空間大幅下滑。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企業依靠傳統銷售模式獲利愈發艱難,銷售戰略的調整勢在必行。
據觀察發現,地板原料漲價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因素,一是在于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導致盈利不足;二是近期地板市場需求回暖,導致部分地板原料市場需求明顯增加,應運而生的提價。對此,地板原材料企業紛紛吹響漲價號角,與此同時,地板行業的人工成本也出現上漲趨勢。
除了要應對原料提價帶來的壓力外,物流成本壓力同樣讓地板企業焦頭爛額,難以應付。目前國內眾多地板企業的產品需要通過陸路交通運輸到各地經銷商手中,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地板企業和經銷商的成本不斷增大,或最終將此部分價格傳遞到消費者手中。在原材料、人工和物流成本三重擠壓下,地板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當前,買地板看“性價比”已經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的共識,不少地板企業在品牌建設中的過程中,亦開始朝“性價比”方向發力。高性價比產品更能受消費者所接受。而且,目前,中產階層是我國地板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階級,這類階級人群更加看重的也是地板產品的性價比。為此,利用性價比優勢去拓寬更大的地板市場不失為一種理智的營銷方式。
另外,受房產政策及中央政策的影響,未來高端地板市場相對會較小,反之,那些性價比高、能夠滿足消費者實際需求的地板將得到長足發展。對此,地板品牌在面對利潤空間壓縮的現象下,積極主動的應對解決問題才是地板企業發展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