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消費者在使用瓷磚后發現質量問題維權難的現象,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瓷磚時,有條件的盡量去選擇一些信譽好的大品牌,在購買瓷磚后應查看是否是一個批次。在安裝時有條件是可以監督工人施工,沒有時間的,應找負責任的施工方,或者與施工方簽訂協議,要求他們在安裝的時候負責檢查,看是否有明顯色差出現,以便及時發現與商家進行聯系。
近日,記者在王先生家中看到,衛生間的瓷磚已經安裝完成。但是衛生間的瓷磚有的竟然有點發黃,而且還有些許斑點,跟其他比較白的瓷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記者簡單估算了一下,大約有80余塊瓷磚跟其他瓷磚都有明顯的差異,而且他們分散地插在了其他200多塊瓷磚里,占了整個瓷磚面積的四分之一,顯得特別眨眼,整個衛生間像一個“大花臉”一樣。
“我去找商家協商,找到商家要求全部鏟除重新安裝,但商家認為雖然商品是自己售出的,商品質量問題是廠家的事,不愿承擔責任。”王先生說,他多次與商家協商都被聚聚,無奈之下投訴到工商希望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但在工商調查取證的過程中,卻遇到了問題。”王先生告訴記者,工商人員來到他家查看了瓷磚,色差確實能用肉眼看出。但是王先生是在安裝完成之后才進行的投訴,這樣瓷磚已經使用,質檢部門是無法出具質檢報告來證明確實是商家瓷磚的質量問題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所以在維權的時候缺乏證據。
記者隨后聯系了濱河路工商所工作人員蘇雷。“王先生的瓷磚是否有質量問題,質檢報告是最有力的證據。”他告訴記者,在商品使用之后質監部門是無法出具質檢報告的,還有現在瓷磚銷售與安裝時脫節的,商家不管安裝,這樣就造成了商家與施工方互相推卸責任。但最后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由商家一次性補賠償更換有色差的80余塊墻面陶瓷磚的各項費用計2000余元,對此王先生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