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上漲壓力再加上家居賣場現在全面開花,這是家居行業如今的一個現實問題,在雙重壓力下,經銷商不得不擴容。但并非所有的經銷商都能同步賺錢,市場體量趨于飽和,剛性需求遠及不上賣場的擴張速度。如果經銷商進駐多個賣場,每個標店以200平米算,賺的毛利遠不夠保本。
寧波家居賣場這兩年不斷在擴張升級,在有限的市場體量下,目前已集聚了友邦、華康、現代商城、第六空間、紅星美凱龍、德克德家、紅光、華美等大型賣場,其中有的還開了多家連鎖,本土賣場區域聯動最大化爭取市場份額,而外地連鎖大鱷則借助資本之力縱橫聯合,欲做區域寡頭。賣場擴張升級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有消息指出,接下來紅星美凱龍將開出第二家店,友邦城西也有項目,居然之家也將進入寧波市場,另外還有其他投資項目。賣場加速擴張后,問題也有不少,2008年百安居大規模關店之事很多人還記憶猶新。賣場增速過快一方面是家具出口轉內銷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推動,很多大賣場都建在政府扶持的區域。賣場擴張后,經銷商的數量也在增加。不少廠家和賣場為了填補更多空白市場、保持占有率,往往會向經銷商施壓,讓他們也同步擴充。
面對越來越多的強勢平臺,缺乏經營實力、缺少產品特色的經銷商就有可能面臨洗牌的危險,一方面,經銷商直面賣場租金和其他成本壓力,另一方面,升級后的賣場招商門檻提高,對經銷商的資金流、品牌形象都有特定要求,這也將“洗”去一部分經銷商。要擺脫做夾心餅的尷尬,經銷商提升自身實力是關鍵,要么獨立門戶,學美克美家,要么憑借自身實力號召各地中小型經銷形成銷售聯盟,要么趕緊在網上建立營銷渠道,實現多條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