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人置業日益成為一個大眾關注的話題,F在,不少已婚子女都想買一套房子給父母養老。但是,怎樣的房子才適合老人住呢?最近準備給父母買房子的梁小姐也正在煩惱這個問題。梁小姐的父母均已60多歲,目前單獨住在市橋西麗園的電梯房四樓。梁小姐擔心父母走樓梯進出不方便,所以想幫他們改善居住環境。
業內人士建議,在幫老人選房時,要留意社區的自然環境狀況,以及周邊的醫療、購物等配套設施是否齊全。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與子女家較近距離的房子。
給父母養老的房子,一般不建議選擇嘈雜的鬧市區。老人通常向往自然、寬松、安寧的居住環境,低密度、高綠化率的小區為首選,最好附帶有休閑的娛樂場所。比如,具有可提供散步的場所以及配備健身設施等。如果社區缺少這種健身娛樂場所,那就要留意附近是否有公園等休閑場所。如果小區具備了相關的娛樂配套設施,可豐富老人的生活。
由于老人每天都要買菜,因此要留意社區的附近是否有農貿市場、超市等基礎的生活配套設施。如果是偏遠的新開發樓盤,通常都缺乏這方面的配套,那么老人每天都要坐公車到市區購物,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所以,盡量不要選擇這些偏遠的社區,除非老人自己有這種喜好。
在配套方面,除了市場和超市之外,醫療配套也不容忽視。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偶爾有頭疼等小病在所難免,所以社區要離醫院近,方便老人看病。所以,在選房時,一定要留意社區內或周邊是否有醫院或醫療診所,以方便老年人就診或進行一些日常的保健治療。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幫父母選擇與自己居住點距離較近的房子。業內人士建議,子女與父母居住的距離維持在“一碗湯的距離”最適合,兩者既有獨立的空間,又方便互相看望、照顧。
不同于年輕人購房,給父母買房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就是,要選擇物業服務好的小區。畢竟子女不可能天天在家陪著父母,諸如疏通下水管道、電線短路等一些小事情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于物業服務。
另外,為了方便老人的行動,要選擇低樓層或者帶電梯的房子。如果有經濟能力,可以考慮一樓帶花園的房子。住在一層,可方便老人進出,不用擔心電梯停電或維修等問題。老人還可以在花園里種花種草,或者種蔬菜,解悶之余,也能娛樂身心。
最后,還有一點可能通常會被忽視,那就是房子的面積不宜太大。某些經濟能力好的子女,以為給父母買一套大房子,他們會很高興。其實,對于老人家來說,太大的房子未必是好的,一來難以清潔打掃,二來空蕩蕩的房子,容易產生失落感。專家建議,給父母選房以兩居室或小三房為宜,在滿足家庭需要的情況下,面積選擇在60~100平方米之間就可以,最好不要超過120平方米。盡量選擇通透性強、采光好的戶型,有利于老年人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在番禺,有不少樓盤適合老人居住,比如祈福新邨、華南碧桂園,就是不少準退休人士和老人家的置業首選。像祈福新邨這種成熟的大盤,小區內超市、醫院、康樂中心、會所一應俱全,老人足不出戶,亦能滿足日常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