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越來越大的衣柜市場,國內、外的知名品牌與我國地區本土品牌的競爭也將隨之愈演愈烈。面對國際品牌的“大舉入侵”,衣柜企業紛紛提出衣柜與櫥柜“松綁”的時候到了,誠然,隨著衣柜與櫥柜的“松綁”,櫥柜企業 與衣柜企業又將發生怎樣的碰撞?本土衣柜企業的路又將在何方?
進口衣柜與國產衣柜逐漸縮小價格優勢
以前的進口衣柜一直很難擺脫“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其主要原因是價位較高,很難被消費者所接受。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產階級的數量在急劇增加,高端消費群體逐漸涌現,進口衣柜的市場在不斷擴大。
衣柜與櫥柜松綁尚需時日
據了解,最近一個時期,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增長帶動了進口關稅的下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國外衣柜品牌 的大舉“入侵”。再加上我國物價的持續增長,人工費的大幅提高,以及相關原材料價格的增長,給我國衣柜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其中一些不得不小幅抬高價格,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相比之下,國產衣柜的價格優勢在逐漸減弱,國外品牌的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衣柜與櫥柜“松綁”尚需時日
雖然衣柜與櫥柜“松綁”看似勢在必行,但在目前低碳經濟的刺激下,在虎視眈眈的國際衣柜企業 的注視下,衣柜與櫥柜“松綁”還尚需時日。
其主要原因是,櫥柜品牌 歷史悠久,市場穩定,已經形成自己的一整套運作模式,有成功的銷售渠道,而松綁后的衣柜需要的適應周期較長,前期投入較大,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投資的性價比并不樂觀。再有,雖然我國已經具有相當一部分中層甚至高層消費群體,但總體來看衣柜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還不夠成熟。
本土品牌如何生存
面對國內企業紛紛壯大,國外品牌大舉“入侵”這樣一個市場狀況,四川的本土衣柜企業也在尋求自己的生產法則,據業內資深人士談到,在品牌競爭進入白熱化的現在,本土品牌應:
1、明確自己的目標群體。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消費客戶群,服務于自己的消費對象。
2、不局限于地區,走全國采購一體化之路。這種不拘泥于自身,大膽“走出去”的精神,才使得一些本土品牌能和國際品牌站在一起比個高低。
3、針對品牌,樹立民族特色。如國內一些大品牌紛紛成立研發部門,不斷提升規模,提升自身競爭力。
4、增加人才投入,研發核心技術,追求自己的品牌特色。申請專利,尋求政策保護。
科技創新、提升服務是當務之急
雖然原材料、勞動力等因素壓縮了衣柜企業 的利潤空間,也產生了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但國內衣柜企業仍然十分看好2010上海世博之年的中國衣柜市場。
本土品牌應該盡可能增強自我承受能力,自我消化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帶來的價格波動,樹立品牌意識。但他還表示,就2010年衣柜市場的整體運行態勢來看,今年衣柜價格集體上漲5%—10%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據了解,今年將是我國衣柜企業重點加強科技創新與綠色環保的一年,而借助上海世博之風,提升科技創新、服務水平成為當務之急,也是一次難得機會。
本土品牌應多打感情牌、文化牌,要與同行學會分享
帝安姆營銷副總劉軍告訴筆者,“走創新、環保之路,才是我國衣柜行業發展壯大的最好出路。”一些國內一線衣柜品牌 已經開始走自我創新的品牌發展之路。注重消費者的金字塔劃分結構,明確自己的消費目標群體,這樣才能在市場當中有的放矢,大有作為。
同時,民族衣柜品牌還要注重提高企業的文化附加值,不要僅注重打“價格戰”,還要會打“感情牌”。要學會與他人分享,有效提高企業文化傳播力,增強大眾認同感,使企業品牌迅速上升為企業文化。
而這,才是我國衣柜行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