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櫥柜業在短短的20年時間里,從最初的小打小鬧,發展成為家居行業的重要領域之一。龐大的市場潛力讓中國櫥柜行業成為眾多商家眼中的“香饃饃”,也不管之前是否接觸過家居業,都紛紛將目光對準了這塊“大蛋糕”,以期能從中分得一杯羹。這在促進了中國櫥柜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諸如標準缺失等問題。中國櫥柜發展二十年,離國際先進櫥柜業到底有多遠?
魚龍混雜的櫥柜市場
近日,筆者隨機走訪了各大家居市場,對各個市場的櫥柜品牌進行了一次摸底。在八卦嶺國安居,筆者注意到,即使是最基本的配置,大部分品牌櫥柜都要賣到每平方米3000元以上。而某些高端品牌的產品報價甚至達到了萬元以上。盡管報價不菲,但這些產品大都具有詳細的產品說明書,品質保障書,以及環保認證機構頒發的鑒定書,能夠完全保障業主的各種權利。
而當筆者來到位于龍華的某家居批發市場時發現,一款同樣標明為實木材質,防水性能的櫥柜,連外觀都與某品牌實木櫥柜相同,但價格卻從3000元降到了1000元,而某些櫥柜店甚至賣到了每平方米500元,其價格反差之大令人咂舌。
筆者隨即走進一家店,以業主的名義表示出想要購買的欲望,并對如此之低的價格表示出了懷疑。而該店的導購小姐告訴筆者,他們的產品與“一線品牌櫥柜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因為品牌處于發展初期,“薄利多銷”。但當筆者要求查看其產品質量保障書時,卻被“分店都沒有這個”為由拒絕了。盡管存在很多質量隱患,這些與一線櫥柜產品相差無幾的“山寨品”還是憑借低廉的售價成功吸引到了不少的業主前來購買。
目前整個櫥柜市場還不夠成熟,沒有形成專門的監督機構,這就導致不少品牌在推出自己的產品后不久即遭到“山寨”,而這些“山寨品”不僅外形一模一樣,甚至標榜自己所使用的材質都與一線品牌雷同,不僅侵犯了各大品牌的合法權益,還造成部分消費者對于櫥柜品質的不信任,攪亂了整個櫥柜市場,嚴重影響了中國櫥柜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