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櫥柜 行業發展的格局中,珠三角、長三角一直處于“領頭羊”的位置。不過,隨著國內國際經濟形式、貿易環境的變化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中國櫥柜企業面臨的發展問題日益增多,中國櫥柜品牌 市場化道路維艱。
從概念引入到意識啟蒙
首先,櫥柜起源于歐美,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傳入我國廣東、上海、北京等地,并逐步向大陸其他省市滲透發展。到九十年代末,現代家庭櫥柜這一新生事物迅速在大陸各地蓬勃發展。在這個萌芽的階段,櫥柜商做的最多的工作,是給客戶解釋“櫥柜是能用的東西”,“怎么用”等基礎知識,慢慢地給消費者導入櫥柜這個概念。
其次,是消費觀念的意識啟蒙發展階段。國內傳統家庭櫥柜結構比較簡單,功能單一,基本上是“灶臺+碗廚”的方式。而現代意義的家庭櫥柜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廚房的概念,結構復雜,內容豐富,功能齊備。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消費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廚房生活,對整體櫥柜的接受率也越來越高。
櫥柜的產業化和標準化
從概念引入發展到意識啟蒙后,中國櫥柜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時期。中國櫥柜的根本出路在于產業化,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耙寵还褡哌M千家萬戶,就不得不談櫥柜的產業化和標準化。”我認為,只有形成產業化和規模化,才有可能把櫥柜產品的成本真正降下來,而標準化是實現產業化的最重要的條件。
櫥柜產業化就是櫥柜的生產工業化,櫥柜的物流、營銷、管理要現代化。首先要學習、引進國外的成熟技術和經驗,包括先進的管理經驗。其次積極推動是廚房建筑的標準化,以解決櫥柜機器大生產與產品個性化、非標準化的矛盾。第三,要建立櫥柜工業園區,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第四,開展合資、合作,實行兼并、重組,探索櫥柜生產、營銷、安裝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新路子。第五,建立櫥柜科研、教育、宣傳機構,舉辦櫥柜專業展會。
標準化的大規模的生產,會使生產流程更順暢,準確率、品質相應提高,成本也降低了,另外,客戶需要的個性化設計是一個柔性的東西,而標準化生產是剛性的東西,要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
據了解,我國城市居民整體廚房與歐美經濟發達國家的居民整體廚衛擁有率近100%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中國市場尚處于初始階段,潛在市場空間還十分巨大,產業化道路是櫥柜發展的根本出路。
眾多難題待解決,產業化道路維艱
第一,房地產住宅本身的建筑環境的標準。所有的開發商、建筑的設計師對廚房了解不深入,在設計房子時不會特意去考慮廚房的設計。
第二,與廚房產品的兼容性。在歐洲,油煙機、灶、消毒柜等電器配件是按櫥柜的尺寸制作的,而國內電器行業發展得較成熟,換模具成本高,電器商在短時間內難以接受。而且中國櫥柜本身發展滯后,也沒有很強大的力量,把自己的標準確定下來。
第三,接口問題。如煤氣、水、電、排氣、排煙等管道,假如設計得不當,對本來不大的廚房面積造成很大浪費。
第四,人們喜歡按自己的意思設計廚房,造成了標準化進程更艱難。
打破區域限制 品牌制勝未來
在目前中國市場上,全國性櫥柜品牌與區域性櫥柜品牌,有名分的廚柜企業就有上萬家,大家各自占地為營、形成諸侯爭霸的局面。但大多只是些區域性品牌,真正大規模的櫥柜企業很少,與國外的成熟企業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隨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櫥柜企業競爭也是全球化的,我們只有借助集中于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四大區域的櫥柜企業,利用這幾大區域的先進設計、服務、管理等方面引領國內櫥柜行業快速發展。只有我們大力加強櫥柜品牌的意識、產品、服務、創新、推廣理念等方面。逐步把國內區域品牌做成全國性品牌,在國內實施櫥柜產業化、標準化,真正把國內櫥柜品牌做大做強,縮小與國際品牌在工藝、成本、管理等的差距,我們才有能力與國外其它品牌相抗衡,才能在未來櫥柜市場站穩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