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爺爺奶奶是很難啟動的,“80后”的爸爸媽媽也是很難啟動的,能啟動的基本上是“80后”,還有裝成“80后”的“70后”。事實上,“80后”已經漸進時代的舞臺中心,無論是樓市還是車市,也正成為現在乃至隨后幾十年的消費主流群體。想要激發“80后”的消費熱情,為他們提供喜愛的產品,就應該很好的理解他們。本期刊發澳翔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紀念關于這一群體的研究及其家居 理念講話錄音,和業內分享。呂紀念在陶瓷行業及營銷管理線混跡多年,對于市場有著深刻研究,早在幾年前就將眼光鎖定“80后”,相信他對“80后”的獨特理解會對業內陶瓷營銷的策略制定有所借鑒。
一、再讀“80后”
“80后”的父母是“50后”,“50后”是新中國中間最苦大仇深的那一代,最后老三屆、文革、等到改革開放下崗,基本上不好的事全都碰上了。
“80后”是獨生子女的第一代,自小獨立成長,“80前”小孩子是不能亂說話的,“80后”是第一代作為小孩子可以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客人來可以上飯桌、可以坐在爺爺的座位上、可以優先享受好東西。
1.“80后”的“獨主義”
“80后”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因為他是家中獨生子女,集眾愛于一身。有“獨主義”色彩的“80后”不是個人主義,“獨主義”并沒有有意識的侵害他人。因此,“80后”是一個客觀個人主義,不是主觀個人主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獨”也代表他的完整,但是這個“獨”不會聽取其他人的意見,你以為你是爸爸就聽你的,不會。所以獨生子女是第一代不聽從孔孟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80后”在稍微有一點懂事的時候,父母就給買電腦,自小習慣在信息中間認識世界,“80后”知道很多信息,但沒有主見。他很容易相信新的東西,但是要想讓他忠于一個品牌,人家不干!80后”形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我們所謂叫做“短周期”消費,想要一個品牌長期成為“80后”喜歡的產品,非常困難。
“60后”最大的遺憾是懷才不遇,“80后”最大的遺憾是不知道為什么學這個專業,不知道為什么做這個工作。
2.“80后”很快戀愛,也很快失戀
80后戀愛很快,失戀也很快,戀愛的快樂也很多,失戀的痛苦也很多,喜歡一個東西容易,不喜歡一個東西也容易。所以,你要想讓80后不斷買你的東西,持續買你的東西,那你就需要變得很快。就像說一個人要成為80后合格的爸爸,需要做的事比你的兒子更多。
3.“80后”要求是好玩兒
比如說我們領導講話,每次講的話都是差不多的,對于后的來講,不喜歡聽他就走了,他要求是好玩兒。趣味、娛樂是80后認同事物的核心,他不喜歡套話,不喜歡一成不變,不喜歡官腔,不喜歡裝模作樣,所以,腦白金是賣給“80后”的爺爺,不是賣給“80后”的。
4.“80后”更在乎空間
婚姻,結婚要有趣,好玩兒,如果他覺得不好玩就離。在婚姻家庭中的平等的關系,或者說互相認可的對話關系,在“80后”中間民主平等比較體現的自然!80后”更加在乎空間,比任何一代中國人更加積極買房,盡管很多買不起房子。
二、解碼“80后”消費特性
“80后”買房主要是依靠父母,父母給這筆錢也是心甘情愿,因為他是獨生子女。有調查顯示,“80后”買房子,有1/4到1/3的人買房子是用來社交的,是他在社會上作為一個有頭有臉年輕人的很基本的象征。
1.“80后”家裝翻修頻繁
“80后”喜歡任何東西時間都很短,喜歡的擺設是有周期性變化的,過去我們很多人裝修,都是一輩子裝修兩遍或三遍,“80后”覺得新的裝修要兩到三年變化一次。
2.“80后”癡迷個性
“80后”特別喜歡怪頭怪腦的東西,就像喜歡琳瑯滿目、風格各異的MP3一樣。創意家居 、趣味家居的設計,把現代元素的線條、顏色、面料,轉化到家居中,對“80后”來說是特別有吸引力的。
3.“80后”愿意嘗試新鮮
“80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代完全生活在信息化時代的人,而當今主要家居設計師是“70后”和“60后”的,他們之間的生活方式存在著某些代溝。
“80后”從小對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要求很高,另外也大量在網絡上尋找他們喜歡的東西。所以“80后”愿意嘗試新的,他們在大量的信息中尋找有趣味的東西。
盡管“80后”愿意嘗試新的錢有限,所以他買的房子可能是小戶型,或者是中戶型,但是他們希望能夠在房子中間展示出更好的空間來,無論是社區中間的開發,或者是共享空間的實際應用,包括走廊的設計,對80來說都特別重要。
4.“80后”不太懂得“炒菜做飯”
“80后”不太懂得炒菜做飯,但是他們卻對于廚房和衛生間的要求比以往高得多,而且廚房和衛生間的配置趣味性要求很高,在餐具、廚具,衛具方面創意性的設計更加吸引他們。
三、“80后”家居觀
“80后”通常對顏色、空間、房間的舒適度要求很高!80后”喜歡簡易裝修風格,在他們理想裝修選擇中很少選擇傳統風格,色彩配比、組合簡單。
當然了,“80后”對整個家居中現代家電、電子消費品、信息化設備很依賴,對技術認知和感受能力更高,希望這些能夠比較自然的鑲嵌在整個家居中,形成了“80后”追求包括家具 、裝修、家電、信息化設備甚至連藝術品在內的一體化設計家居風格
第一、80后跟以往相比較,對家居的要求進入到了所謂的精細化的空間主題化時代。所謂精細化的空間主題化時代,就是我們把家具分成功能化、類型化和主題化三個時代。功能化就是廚房像廚房,客廳向客廳。類型化就是要做成歐式,地中海風格。但是80后喜歡的主題化是所有的空間為什么這么做,要有一個講究,每一個地方為什么設計成這個樣子,要有一個說法。因為80后的信息量比較大,所以想象力也比較大。
第二、他希望這個空間要容納他個人的元素。80后是把藝術元素、技術元素,包括新材料、信息科技和可以元素三結合的一代,其中特別注重可愛元素,這跟50后不懂得教育獨生子女有關,80后的對于動漫,對于卡通化,趣味性的小玩意兒的設計比較感興趣。
第三、可易性價值的發揮。可以調換,重新裝修。
第四、壓縮化、簡樸化與社交功能化。80后現在不是高收入的群體,80后又是對設計空間有想法的人,把它壓縮化。80后網絡社交能力比較強,但是在物理空間意義上的社交能力并不是特別發達,80后的特點廣度不夠,他已經認識的人中間,要達到深入特別容易,所以80后跟80前不一樣,所以他很容易談戀愛,很容易同居,很容易建立特別的生活方式。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今天所進行的80后的家居和空間的設計,是80后這一代人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在這里面的表現。所以,80后的空間會明顯不同于80前的空前,如果我們給80后提供這樣的空間,80后比較任何一代人更加沖動購物。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家居行業的人非常富有啟動80后這一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