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裝修,不可能通過“一勞”,便達到“永逸”的效果。今年整個家裝行業對“軟裝飾”的重視程度空前高漲,先是軟裝標桿的特立屋在北京安家,接著一向以基礎建材示人的百安居也在四環邊上創建了自己的軟裝店。軟裝正以狂潮之勢席卷著北京人的置家進程,那么今年的“軟裝飾”到底有什么流行趨勢呢?
所謂“軟裝飾”,就是指,利用那些易更換、易變動位置的飾物與家具,如窗簾、裝飾畫、靠墊、工藝臺布、仿真花及裝飾工藝品、地毯、工藝擺件等,對室內進行陳設與布置。
這些家居飾品是營造家居氛圍的點睛之筆,它打破了傳統的裝修行業界限,將工藝品、紡織品、收藏品、燈具、花藝、植物等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新的理念。
家居飾品可以根據居室空間的大小形狀,主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各自的經濟情況,從整體上綜合策劃裝飾裝修設計方案,而不會千“家”一面。如果家裝太陳舊或過時了,需要改變時,也不必花很多錢重新裝修或更換家具,就能呈現出不同的面貌,給人以新鮮的感覺。有人曾形象地將“軟裝飾”比喻成能夠異化空間、軟化環境,讓人們回歸本源的精靈。
“硬裝”和“軟裝”不分主次和先后
提起“軟裝飾”,人們更多地想到的是窗簾、地毯、壁掛,臥室內的被套、床單、毛毯、枕巾、枕套等,在大興土木進行裝修后,根據裝修效果所選擇的融應用和裝飾于一體的室內裝飾產品。
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的“軟裝飾”已經不能和“硬裝飾”割裂開來,人們把“硬裝飾”和“軟裝飾”設計硬性分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者在施工上有前后之分,但在應用上,兩者都是為了豐富概念化的空間,使空間異化,以滿足家居的需求,展示人的個性。
人們對空間的設計應該是一體化的,以人為本,在裝修之前,就應該對整體風格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至于“硬裝飾”和“軟裝飾”,這只是空間設計中所應用的必要的元素,并無主次和先后。
未來10年“軟裝飾”獨領風騷
“軟裝飾”和“硬裝飾”是相互滲透的。在現代的裝飾設計中,木石、水泥、瓷磚、玻璃等建筑材料和絲麻等紡織品都是相互交叉,彼此滲透,有時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對于房頂的裝飾,人們往往拘泥于木制、石膏這些硬裝飾材料。實際上,用絲織品在室內的上部空間做一個拉膜,拉出一個優美的弧線,不僅會起到異化空間的效果,還會有些許的神秘感滲出,成為整個房間的亮點。這種概念化空間的“軟裝飾”源于我國古代宮闈中層層疊疊的紗幔,它充分表現出東方文化的縹緲與神秘。目前“軟裝飾”在家裝中的比例并不高,平均只占到5%,但未來的10年之中它將占到20%甚至更多。
“軟裝飾”將崇尚平和自然
今年“軟裝飾”的面料產品,設計更趨于抽象、自然,富有民族特色,將原本規范化的圖案重新解構,這也是國際花色設計的趨勢。比如:具有不規則的抽象紋理、壓有暗花的窗簾,能夠產生強烈的觸感和立體感。
現在“軟裝飾”采用的面料色彩更加淡雅、自然。轟轟烈烈的大紅大紫時代已經過去了,在喧囂的都市中,人們更加渴望回到自然、質樸的環境之中。目前世界流行的織物色彩主流分為3大類:暖色調、冷色調及中性色調,每類還可以分為深色和淺色兩種。今后的色彩將更加趨向于中性化,如:米黃、淺灰等讓人感到穩重、踏實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