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石小宏
截至2月底,我省39個重災縣已基本落實醫療機構重建各類項目961個,各類重建資金79.51億元。在建項目291個,竣工178個。
3月中旬,記者走訪德陽、綿陽等地十余個醫療機構重建單位,發現到處是重建的熱浪,已投入使用的醫療機構受到群眾稱贊。
醫療機構重建提速
3月14日,新建于縣城邊上的安縣中醫院住院大樓建設進入尾聲。再過十多天,面積達8900平方米住院大樓建設工程將全部完工。而于去年11月2日開工的中醫院門診大樓75天就封了頂,比正常工期整整快了一倍。
負責工程的對口援建方、遼寧北方建設集團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異地重建的安縣中醫院由門診大樓和住院大樓組成,兩個工程分期開工,為加快工程進度,施工人員三班倒,機器不停機。為保證質量,他們采取每一道工序完工后,都由班組先查,然后是質檢員、現場監理、縣質檢部門檢查,合格后再進入下一道工序。
看著快建成的新醫院,院長張加宇興奮地說,今年9月就可以在這里為群眾看病了。
醫療機構硬件更新換代
走進綿竹市遵道鎮衛生院,一掃過去鄉鎮衛生院在人心目中的印象。
這個衛生院去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一樓大廳寬敞、明亮、整潔,候診室里有一臺壁掛式電視,二、三樓每間住院病房里都有衛生間,病床也是可自由升降的專業病床。在每一個樓層里,都有一個只有大醫院才能看到的護士站,只有三層樓的衛生院里還專為手術病人特別安裝了一部電梯。
醫院主體建筑基礎采用目前最先進的隔震墊,墻體建筑材料采用柔性輕鋼墻體,輕鋼墻體與結構主體之間采用柔性連接,使得墻體不易傾覆,易于修復。
正在衛生院守護著父親治療的遵道鎮東岳村村民陳麗告訴記者,鄉鎮衛生院有這樣好的條件,今后看病再也不需要舍近求遠了。
在平武縣響巖鎮衛生院工地上,平武縣衛生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衛生院距場鎮較遠,群眾看病不便,這次選擇在場鎮里重建,選址還避開了可能發生各類地質災害的地段,并在抗震、防火上有了更高要求。
醫療機構軟件升位
3月13日,剛剛做了腹腔鏡手術的村民張文靜靜地躺在遵道鎮衛生院的病床上休息。在衛生院投入使用不到3個月時間里,遵道鎮衛生院就已完成了30多例腹腔鏡手術。院長王開廉自豪地說,新建衛生院除硬件得到大幅提升,還引進了一名主治醫生,過去不能開展的手術現在都可以實施了,F在,衛生院每天門診病人達到200人次,比震前提高了20%左右。
據了解,德陽已有40-50名醫務人員到四川省人民醫院進修,安縣衛生局全國公開招聘,已有32名大中專生來到了這里。
在地震中同樣遭到嚴重損毀的什邡市婦幼保健院,在接受北京幾家醫院上百萬元電腦后,便在全市3個市級醫療機構、17個鄉鎮和2個村衛生站、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裝了兒童保健管理系統和孕產婦管理系統軟件,實現婦幼保健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而過去相關信息只能靠手寫紙層層向上報,時間慢還容易出錯。據了解,這種信息化管理將在兩到三年覆蓋全市所有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