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廢磚瓦、廢混凝土、廢木材、廢鋼筋、廢金屬等均可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
作為河北邯鄲市全有生態建筑公司的負責人,寇全有在再生節能建筑材料這一行已經做了四五年,公司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首家實質性用建筑垃圾制磚的優等級企業。
汶川地震后3個月,他從200多家企業中一舉中標,投資3500萬元,獲得了四川綿竹市年產3.6億塊建筑垃圾標準磚的生態環保項目,把工廠開到了災區綿竹,建起了兩條生產線,已于2008年底開始投產,每天生產15萬塊磚。
寇全有的公司是整個行業的縮影。
在汶川地震災區都江堰、安縣、北川、江油等地,再生節能建筑材料企業不少已經投產。
“充分利用固體廢物生產制造新型免燒磚和異型建筑砌塊,實現了較好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彼拇ㄊ〗ㄖ茖W研究院韋延年教授說。
跨越技術、成本和市場的三道門檻,利用災后重建機遇,再生節能建筑材料在多方推力下發展前景廣闊。
技術
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專利技術已達172項,其中絕大多數實現成果轉化。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并且是成熟的!彼拇ㄊ〗ú墓I研究院有關專家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調研報告顯示,地震建筑垃圾在綿竹市有1700萬噸,什邡市有630萬噸,都江堰市有2600萬噸。
“利用廢混凝土和廢磚石可生產一定強度等級的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漿、墻板、地磚等建材。添加固化類材料后,也可以用來鋪設公路的路基!蓖瑵髮W土木工程學院教授肖建莊說。此外,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廢木料能作為木質再生板材,廢路面瀝青可按照適當比例直接用于再生瀝青混凝土,廢鋼筋也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爐加工。
現有的技術下,再生節能建筑材料不但清潔可循環,而且質量更好。再生磚以建筑垃圾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粉煤灰,配加水泥等水硬性膠凝材料,比實心黏土磚輕45%以上,可大大減輕建筑物的自重,降低工程總造價。與傳統砌磚相比,隔熱、抗震、防滲等性能也顯著提高。
對于生產再生節能建筑材料的企業來說,技術不再是難以跨越的門檻。
成本
再生節能建筑材料要發展,成本是第二道門檻。
“幫助當然很大!闭f起融資成本,2008年10月中旬實施的財政部《再生節能建筑材料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寇全有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一個月前我們就已經報上了材料,正等著審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