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由于受到上游房產樓市的影響,地板等家居企業在今年也不被看好,根據相關業內人士估計,樓市低迷將地板等地板等建材市場拖進了最艱難的時期。在此非常時期,地板企業亦需加強品牌的發展。
地板等建材門店生意逐漸冷淡
某品牌地板銷售員孫女士告訴記者,現在開一單太難了。“我2010年進入這一行,那是地板等建材行業最好的時候,平均一天就能開七八單,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一上班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隨著國家對樓市的調控,這幾年地板等建材行當特別難做,F在一個月能開個七八單就不錯了。”
孫女士所在的門店入駐該商場已三個月,但一直在賠錢。她說,老板每天心情都很差,天天讓他們出去拉客人。“我們也想,可是你看這偌大的商場哪有人,我們想喊人都沒得喊。”從2012年起,濟南的地板等建材市場就開始疲軟,2013年“3·15”之后,經營變得更加艱難,至今還未見有任何起色。
市場調查:僅兩成左右商家盈利
據一家大型賣場的經理介紹,如今濟南的地板等建材市場,真正盈利的商家僅20%左右,另有30%—50%勉強維持微盈利的狀態,剩下的很大一部分則處于虧損狀態。
在市場進入低谷后,商家的營收標準也產生了變化。據朱先生介紹,賣場和商家更加細化店面營收利潤。他舉例說,原來賣場和商家均以單店營業額來考察商鋪經營狀況?勺罱荒,改成了以每平米創造多少利潤來計算。“比如20平米的A店鋪月銷售額是20萬,而40平米的B店鋪月銷售額也是20萬。如果租金相同的話,A店鋪單平米產值就是B店鋪的一倍。一旦發現B店單平米產值過低,商家就會考慮關閉店鋪。”
商家站著賺錢的時代過去了,朱先生說,當前地板等建材市場形勢可用一句話概括:兩級分化嚴重。“中低端品牌面臨倒閉或洗牌,一些大品牌靠廣告營銷和知名度,日子稍微好過一些,但也大多在消化產能,降低經營成本。”
地板等建材市場縮水和樓市低迷有很大關系。地板等建材市場和樓市是上下游的關系,房子賣得好,自然地板等建材市場就紅火,房子賣得不好,地板等建材市場肯定受影響。有業內人士打比方說,“房地產一聲咳嗽,地板等建材行業就要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