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位是關鍵
如今,中國的大部分企業對于品牌管理依然十分陌生,在品牌戰略管理上的知識還十分貧乏,對品牌管理究竟具體做哪些工作不大了解或了解不深、不完整;更有急功近利者認為把產品賣出去就是做好了一個品牌,這些都會給涂料行業帶來很大的沖突。
涂料行業有很多品牌,幾乎不存在對品牌核心價值的定位,營銷戰略經常受到戰術目標的左右而偏離對核心價值的追求。有些公司在做廣告圖片時十分隨意,訴求主題月月新、年年變,這樣是無法將企業的品牌核心力推廣出去的。所以,涂料企業在定位品牌時,應做到主題保持不變來打造出行業的核心品牌。
涂料發展良莠不齊 三大關鍵點激活品牌營銷
二、巧借熱點時事新聞
對涂料行業來講,雖然目前競爭激烈,但是平淡、乏味的廣告傳播,卻沒有使整個行業顯示出勃勃生機。所以在銷售渠道中,都離不開品牌的知名度。所以,正確利用好時事新聞來推廣品牌,將會獨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因為品牌是一個整體的價值,消費者關注細節,品牌的一次成功的推廣都會給消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特別是感性的消費者會因某一個細節而感動,品牌所面對的是一個消費者的集合,而消費者的集合是每一個消費者。
三、善打持久戰
在涂料行業:一些企業老板普遍存在著對廣告目標的短視心理,做了兩三期廣告就想收到超出想象的效果,只注重當期利益,忽略了廣告真正的作用是一種長期性的積累效應,在廣告推廣上更應以鮮明的品牌形象類的廣告為重點。大部分企業認為廣告就是發布信息獲得即時的電話量,帶來直接的銷售業績。這種以短期收益為廣告目標的直接結果是廣告的生命力很短,只能靠投入越來越多的廣告費才能維持住當前的效果,一旦停止廣告則效果也歸零。
所以,涂料 企業只有通過定期的進行經銷商與客戶的調查問卷,才能得知集成涂料品牌 推廣的效果如何。比如在問卷中可以將企業認知度、知名度、首選度、美譽度、品牌聯想等內容作為調查選項,并對不同時期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從而進行廣告效果的評估、監測。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積極創新讓品牌成為企業的標志,培養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才是首要的。
今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反三俗的意見,與論界即開展反“三俗”的報導。“庸俗、低俗、媚俗”是一種社會現象,并不局限于“小沈陽”等文藝人物,它滲透并泛濫于官場作風、行業風氣、軍風以及企業文化。吃吃喝喝、奔走“天堂人間”、奉迎拍馬、大花民脂民膏、企業老總一言堂、黃黑濁流等等其實與“三俗”泛濫有關,而治“三俗”的重心不在“小沈陽”,而是有權人物。企業好不好抓領導班子,一個地方好不好抓當地的領導班子,而國家的大官們應以周恩來總理作榜樣,為全國人民樹榜樣,才會掃蕩各種各樣的“三俗”,還一個清平的朝氣的社會。
涂料企業的發展,普遍感到人才少,這是一方面。如果大家一心一意正正氣氣搞涂料,反“三俗”,我們的轉型升級應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