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作發展路徑來看,大部分藝術家都經歷了從具象雕塑到抽象雕塑,最后再進入裝置的過程。當然,從架上形態的抽象雕塑發展成裝置藝術,必然會涉及兩個層次的轉換,一是藝術家需要從關注作品的形式表達,到注重材料與媒介的物性顯現,然后再從對媒介的關注轉入到對現成品的使用。2000年以后,當代雕塑增強了自身的包容力,能有效地接納裝置藝術、建筑藝術、觀念藝術的成果,在形態上能融匯影像藝術、過程藝術的一些視覺方式,并嘗試將時間與過程納入當代雕塑意義呈現的維度中。”在解釋雕塑與裝置藝術的關系時,譚勛說:“裝置藝術囊括雕塑的一些元素,但它屬于更寬泛更綜合的一種藝術手段。雕塑藝術家在解決不了其觀念的情況下,也需要一些裝置的模式來表達。二者是互補關系。”雕塑市場低迷存在客觀原因。總體看,中國的雕塑行情才剛剛起步,無論是成交率還是單件成交額還相當低,特別是與西方雕塑價格有著天壤之別。何桂彥認為雕塑市場低迷并不代表雕塑作品不優秀,“雕塑市場起不來有客觀原因。想了解更多關于河北雕塑的信息請登錄河北雕塑的官方網站:www.ycdk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