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雕塑的價值判斷是一個復雜的命題。著名策展人何桂彥認為當代雕塑的基本標尺一是在藝術本體的層面具有現代主義的個人風格和反映了當代人的視角觀看經驗;二是作品具有明確的文化針對性,其當代性體現為能從一個側面反映新時期以來的人文訴求。“什么樣的雕塑作品才具有當代性?第一是語言、形態和方法,視覺上具有現代意義上的風格,這樣就把學院化的雕塑、寫實的雕塑區分開了;另外藝術家的作品能明確反映這個時代的社會文化,且在雕塑史的框架中能形成一種上下文關系。”何桂彥說。無疑,學院雕塑的發展一直滯后于當代雕塑。對此,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譚勛說:“當代雕塑和學院雕塑模式有區別,學院雕塑模式是緩慢推進的。當代雕塑觀念先行,整體為觀念服務的概念超越了學院雕塑的局限性和界限。”隨著雕塑與裝置藝術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關于裝置將沖擊雕塑藝術的聲音也充斥業內。對此何桂彥認為,二者的語言譜系、創作方法及欣賞方式都不同,且二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雕塑家同樣可以用裝置的方式來創作,從雕塑本身出發就會產生一種泛雕塑的概念。想了解更多關于河北雕塑的信息請登錄河北雕塑的官方網站:www.ycdk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