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
歐美印圍堵 中國光伏業績大跌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這一裁決,國內光伏企業將基本失去美國市場,而2011年這一出口額為31億美元。
據了解,目前美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平均價格為0.97美元,國內龍頭光伏企業在美銷售的成本約為0.75美元。而此次裁決的稅率范圍為23.75%至254.66%,其中英利、阿特斯等被征收的綜合關稅都超過了30%,無錫尚德甚至達到35.97%,這意味著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的價格優勢將完全喪失。
但更讓業內憂心的是,美國對華光伏終裁將可能推倒“雙反”的多米諾骨牌“正在進行調查的歐盟毫無疑問將受到這一結果的影響,因為歐盟已確定美國為替代國來評估光伏產品成本,雖然稅率計算方法不同,但是提起訴訟的SolarW orld會把美國認定的結果和調查材料提交給歐盟作為證據。”英利集團法律事務總監陳卓擔憂地說。
歐盟委員會此前于9月6日宣布,將對中國光伏組件、電池、硅片等產品涉嫌傾銷一事展開調查。并在10月10日公布了對華光伏反傾銷調查的中國應訴企業名單,抽樣調查企業總共134家,其中英利、尚德、賽維、錦州陽光、晶澳和旺能光電6家為強制應訴企業。
而一旦歐盟步美后塵最終對華光伏產品“開刀”,那無疑將是致命一擊。數據顯示,美國市場僅占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份額的兩成,而歐盟市場則占到六成以上,僅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到歐盟的總金額就達到204億美元。
與此同時,作為最有潛力的新興市場,印度也已然開始跟進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日前印度反傾銷局發布公告,該局9月12日收到其國內企業申請,要求對原產于馬來西亞、中國、中國臺北和美國或從上述國家和地區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或部分組件進行反傾銷調查。
這股對華反傾銷的浪潮,對于本已處于寒冬的光伏產業而言可謂是雪上加霜。在美上市光伏企業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英利新能源虧損額高達1.4億美元;天合光能凈虧損1.2億美元;阿特斯凈虧損25.5百萬美元。而國內光伏產業上市公司的成績單也不好看。據W IN D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79家光伏概念股上市公司中,有22家凈利潤為負值,累計虧損規模達20億元。截至11日,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的43家公司中,有14家報虧,占33%,9家凈利潤降幅超過了50%。
與此相對應的是資本市場股價的一路下跌。在美上市光伏企業股價僅四個月來的跌幅超過了50%,截至10月10日收盤時,英利綠色能源、晶科能源、尚德電力、賽 維L D K分別跌5.68%、4.82%、3.86%、2.31%。截至11日收盤,79家A股光伏概念上市公司中66家股價下跌,其中4家跌幅超4%。
“上半年因為要趕在補貼發生變化,以及雙反生效之前盡量多出口一些,歐美市場出現搶裝現象,出貨量還可以,但下半年形勢就更不好,明年可能還要困難一些。” 孟憲淦分析說。
- 下一篇:節能環保政府采購清單發布
- 上一篇:鐵礦石降價使淡水河谷面臨艱難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