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二:遭遇期票
“現在,部分色釉料企業甚至拿到2013年的‘期票’了。”李曉青表示,期票的現象一直是業內的潛規則。在目前市場情況惡劣環境中,情況就變得更為嚴重了。
佛山市南海區某無機材料公司銷售總經理補充,一般是實力不大的企業會面臨期票。
寶麗瑞嘉等陶瓷企業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宣布關門,讓包括色釉料在內的陶瓷上游企業在銷售方面變的尤為謹慎,色釉料企業更加熱衷于現款現貨的交易方式。除非是部分他們認為特別有實力,或者是長期以來正在合作的老客戶。
李曉青表示,對于需求量大的新客戶,色釉料企業都會暗中去調查他們的實力,在放心供應前,要確保不會出現類似關門或倒閉的事件。
但是,如果是面對實力強的客戶,色釉料企業的競爭壓力就會變大。“情況就像陶瓷行業的建筑工程渠道一樣,交易的主動權往往會被甲方緊緊地握在手里,他們會持著自己有更多的選擇而向你提出更多‘無理’要求,例如降價、期票等等。”李曉青說。
做,或者不做,固然是個問題。但是,對于色釉料企業來說,結果都很受傷。色釉料企業的價格已是非常透明,利潤本來就已經相當低,再被陶瓷企業稍微壓價,或增長回款日期的話,其利潤就少之又微了。
面對嚴峻的形式,不少色釉料企業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無奈。
陶瓷企業銷售效益不好,拖欠的資金無法收回,造成企業資金周轉不靈。有些企業在面對色釉料供應商緊逼時,甚至提出以瓷磚抵債的方式。“對于難搞的企業,我們不排除采用法律手段。”某(廣州)色料四川夾江辦事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今年色釉料企業主要面臨銷售量減少、押款時間長以及收款難等問題。該負責人還表示:“作為供應商,現在更多的是采取保守的合作方式,實行‘現金采購’的原則。”同時,面臨今年的嚴峻形勢,還會選擇一些信譽較好、實力較強的陶瓷企業合作,終止與生產效益不好的企業合作,對合作的企業進行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