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安娜向外界公開發送的“新聞通稿”中,有一段描述與本次網絡侵權案無關,但卻非常引人注目。原文為:“事實上,上市時間尚不滿一年的羅萊家紡已經不是第一次受到公眾的質疑。兩個月前,羅萊家紡就因為內資真身被揭穿而廣受批評,有分析師甚至認為其行為已經涉嫌構成招股說明書欺詐,羅萊家紡也因此而喪失了稅收優惠,企業利潤受到巨大影響。”
對此,吳獻忠表示,這是富安娜方面在惡意散布謠言,所謂的“招股說明書欺詐”已經過證監會、深交所等監管部門的調查,結果也已在6月23日公告過,完全不存在富安娜所稱的違規行為。這些情況,監管部門已經調查清楚,不知道富安娜向媒體散布這種不實信息的目的何在。
業界揭秘:兩家一路打來恩怨頗多
中國家紡協會副秘書長朱小紅昨表示:羅萊和富安娜這兩個著名的中國家紡大戶互掐,不是協會愿意看到的結果。雙方將對簿公堂的結果也讓協會深感遺憾。我們現在希望,雙方能在法律的范圍內徹底解決問題,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訴訟能把壞事變好事,讓整個中國家紡行業,對網絡侵權這類行為正視、重視起來,最終使得整個行業更規范。
業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人士向筆者爆料:這件事表面看起來是一起網絡侵權官司,而背后的坑很深,水很渾。羅萊家紡和富安娜是長期的競爭對手,交鋒從上世紀就開始了。羅萊家紡的董事長薛偉成是1992年開始進入這一行的,富安娜的林國芳董事長是1994年進入的,羅萊家紡是南通紡織 業的標桿,富安娜是深圳輕紡業的代表,雙方的商戰從上世紀一路打到現在,恩怨頗多。白熱化的階段開始于這兩家公司都尋求上市這一時間點。從上市后的情況來看,無論從企業規模,還是發展歷程,甚至資本市場表現,兩家公司都是一時瑜亮,不過現在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緒,競爭不擇手段則不是中國家紡業之福。中國家紡業現在儼然已是全球之冠,中國家紡業的競爭,某種意義上已經相當于是家紡的世界杯,但“選手們”現在的許多小動作背離了公平競爭的現代企業精神,人們希望看到一場干凈而激烈的比拼,而不是一場骯臟的奪冠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