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珠三角、服務珠三角、融入珠三角”的戰略在河源全面開花。
9日,省長黃華華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龍云分別批示,同意并支持珠三角城際輕軌延伸至河源項目納入省規劃,并將啟動相關工作。
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河源市人民政府市長劉小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城際輕軌延伸至河源,意味著河源與珠三角從“兩小時經濟圈”升格為“一小時生活圈”。而投資超460個億的河源至廣州、東莞、深圳的供水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既改善珠三角城市居民飲水質量,也使河源加速融入珠三角爭得一個可觀的財源。
劉小華坦言,“全面融入珠三角”,還包括思想觀念、辦事效率、市場意識,都要與珠三角接軌,河源正在發力。
從“兩小時經濟圈”升格為“一小時生活圈”
南都:省領導批示支持珠三角城際輕軌延伸至河源項目納入省規劃,對河源來說,意味著什么?
劉小華:對河源來說,意味著與珠三角從“兩小時經濟圈”升格為“一小時生活圈”。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因為河源承接產業轉移,是珠三角技術拓展空間非常理想的地方;其次,河源是珠三角青島旅游(www.quqingdao.com)度假休閑的后花園。輕軌連接后,珠三角來河源度假只需幾十分鐘,非常方便。
去年省政府召開的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同城化規劃研究工作座談會提出,在珠三角地區形成“三環八射”的軌道交通網絡構架,規劃線路20條,線網總長度近2000公里,遠期將向粵東、粵西、粵北延伸,近期將動工建設廣州-惠州(時速200公里)、惠州-深圳(時速140公里)線路,這為珠三角城際交通軌道延伸至河源提供了可能。我們迎來了珠三角城際輕軌延伸至河源項目納入省規劃。
南都:河源市提出了“依托珠三角、服務珠三角、融入珠三角”的發展戰略。融入珠三角,分別在哪些方面去體現呢?
劉小華:珠三角是整個廣東的龍頭,珠三角做大做強了,龍頭的輻射帶龍能力更強,毫無疑問帶動了山區城市。我們是環珠三角地區最近的一個城市,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我們最近,平臺很大,而且前幾年這么好的基礎,是珠三角優勢企業拓展空間的一個好地方,所以說,融入珠三角是我們的發展戰略。
融入珠三角不僅僅是承接產業轉移。比如說,投資超460個億的河源至廣州、東莞、深圳的供水工程。我們已經與深圳簽了年供2.5億立方水的框架協議;跟東莞簽了年供2億立方水的框架協議,跟廣州前幾天也簽了框架協議。現在由省發改委主導,委托國家權威機構,進行論證,估計三月份會有個成果。出來之后,我們就要全面啟動這個工程。這個工程可以說造福子孫后代,造福珠三角地區。可以說極大改善珠三角城市居民飲水質量,同時為河源爭得一個可觀的財源。
未來6年中興在河源投資100億
南都:珠三角全面轉入科學發展為軌,引領廣東經濟結構的轉型。河源提出打造高端制造業基地,您如何看待河源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
劉小華:我們總結河源二十多年的歷史來,河源不發展工業,就沒有出路。但是因為發展工業污染了環境,就是一條死路。那么,我們要搞工業,要有出路,就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不能搞傳統工業。結合河源實際,我們提出新型工業道路緣于低污染、用地少、效應好。按照這樣的要求,我們要成為高端制造業,不是一般產業,比如電子信息產業、鐘表眼鏡產業、光學產業、模具制造、品牌服裝、食品飲料等,這些都是高端的。如果太低端,我們不做。
南都:打造高端制造業基地,您有信心吸引到龍頭企業嗎?
劉小華:我們做電子信息產業,一開始就搞手機基地。最近我們引進了在電子信息產業排名第二深圳中興通訊[33.63 -0.65%],前幾天已經簽了合同。中興通訊把新的研發和生產基地放到了河源,準備拿兩平方公里提供給他們。我們現在簽了6年內投資100億。我們有了一個電子產業的龍頭。未來還有更多的龍頭企業進駐河源。
南都:河源提出打造“泛珠三角商貿物流基地”,您認為優勢在哪里?
劉小華:為了和高新制造業相配套,必須有物流,形成一個產業鏈條。比如做手機,里面有攝像頭、機芯、屏幕、機殼等一系列東西,必須有配套,而配套又必須靠物流。一個廠只能做專業化生產,只有靠物流才能配套好。我們河源有很好的條件,我們提出打造泛珠三角物流基地。
這個物流基地不單是為河源服務,還要輻射到泛珠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就是說,河源剛好處在交通樞紐,又是溝通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一個大陸橋。對廣東和江西來說,河源就是一個橋頭堡。過了河源就是江西,粵贛高速公路、京九鐵路、廣梅汕都在我們那里。下面還要規劃建設龍川到汕尾的鐵路,以及珠三角的城市輕軌延伸到河源。所以,河源完全有可能成為泛珠三角商貿和物流基地。我可以把珠三角的東西運到北方配套,也可以把北方的送到南方來。在拓展產業市場方面,我們沒有珠三角方便;但在拓展內陸市場,河源比珠三角還方便。我們還要辦三個大的物流基地。
南都:您說的辦三個大的物流基地,分別是指哪些?
劉小華:我們綜合打造三個物流。一個是工業物流公司,深圳華南城物流公司很快在河源啟動了。另一個,我們要搞綠色農副產品的物流公司。農副產品非常豐富,但這方面的物流還不夠發達。第三個,在龍川邊上搞一個礦產資源及建筑材料等這方面的物流公司。
![]() |
電子 | ![]() |
![]() |

![]() |
制造業 | ![]() |
![]()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