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購買模板QQ:938519908  |  二維碼  |    |  客服中心  |  網站導航  |  手機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企業新聞 » 正文

            臺籍代表張雄:將災區建筑垃圾轉化為建筑材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09  瀏覽次數:541
            核心提示: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李志暉)“在四川地震重災區都江堰市,兩條生產線將以每小時處理160噸廢墟建筑垃圾的速度,將其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李志暉)“在四川地震重災區都江堰市,兩條生產線將以每小時處理160噸廢墟建筑垃圾的速度,將其轉化為災區重建所需的建筑材料。”該項目負責人——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長張雄教授對記者說。

                張雄3日抵達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到科技部匯報生產線的建設情況。他說,該項目把地震災區倒塌房屋和危房拆除產生的建筑垃圾制成再生砂石,再用來生產混凝土和建筑墻體,支持災后重建。目前這一占地110畝的工程已開始試運行,將于4月接受科技部驗收通過后正式生產,每年生產規?蛇_100萬噸。

                “5·12”汶川地震后,張雄提出了災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和重建節能抗震房屋建議。據估算,地震中約產生5億噸建筑垃圾,按60%資源化計,這一工程可節約填埋土地3萬畝,節約處理費約60億元,減少開采3億噸自然資源,同時避免建筑垃圾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去年6月,科技部將其正式立項,項目總經費4000多萬元,由同濟大學和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共同承擔。張雄團隊隨即趕赴災區開工建設。

                張雄說,災區建筑垃圾數量大、成分雜、有污染。建成的生產線為半封閉,注重防疫、防塵和防噪,避免建筑垃圾資源化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另外,可根據各地災后重建的不同需求,實現資源化產品多元化和經濟附加值最大化。

                “除了捐款,我還應該發揮自己的專長援助災區,”張雄說,“希望精心打造科技救災精品工程,借機展示和提升中國救災科技水平!

                生產線通過驗收后將交由當地政府指定的企業運行管理。張雄建議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和要求有關單位和公眾主動輸送建筑垃圾,保證處理廠正常運轉,為災后重建服務。

             
             
            [ 新聞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199526299有事請留言199526299有事請留言

            湘公網安備 43011102000568號

            无翼乌全彩无漫画大全_在线免费观看色片_依欧美视频_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form id="fvjnt"></form>

              <address id="fvjnt"><nobr id="fvjnt"><nobr id="fvjnt"></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fvjnt"><dfn id="fvjnt"><menuitem id="fvjnt"></menuitem></dfn></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