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訊(記者劉宇鑫)2月16日是本市中小學校開學的日子,北京市建筑材料工業學校的學生們在返校時發現,沿用多年的學校校牌已經改成了“北京金隅科技學!薄_@所有著54年歷史的老技校的更名,標志著原本只能為建材企業提供人才的單一技校,在北京金隅集團校企合作的推動下,變成了擁有新材料、機電技術和信息技術等26個專業,以及100多個培訓項目的高級技術工人培訓基地。
目前,學校已與北京現代、福田汽車、燕京啤酒等20余家知名企業簽訂了“校企戰略合作、培養藍領精英”意向書,每年可為這些企業輸送至少5000名高級技工。
目前,北京等國內大城市高級技術工人的供給始終處于“半饑餓”狀態,能達到企業生產要求的各類技術工人并不充足。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目前技術工人的缺口約有數十萬人,技能人才隊伍總量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
作為本市惟一一所面向新材料和現代制造業的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北京金隅科技學校從1955年誕生至今,曾沿用過琉璃河建筑材料工業技術學校、北京水泥技工學校、北京市建筑材料工業學校等名稱。說到學校與金隅集團合作之后的新名稱,北京金隅科技學校校長張志華很是感慨!敖陙恚M管畢業生的就業率每年都在95%以上,但工作性質與所學專業的對口率卻始終沒有提升!睋榻B,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學;臼菍Ρ臼械慕ú钠髽I定向培養。但隨著社會需求的轉變,學生專業與工作不對口的問題開始顯現,很多畢業生已不能只在建材行業找工作。與金隅集團這樣一個多元化經營的大型國企聯手,正是希望可以借助金隅的聲望和人才優勢,讓學校培養的畢業生能夠適應北京現代制造業較高的用工要求。
通過調整,北京金隅科技學校教師、工程師“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達到90%。學校將進一步拓寬專業方向,加強數控技術專業、建材機械專業、工業企業電氣化以及新型建材、新型干法水泥工藝專業的教學發展,推進“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改革,推動學生實訓的社會化,為北京的現代制造業提供更多的藍領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