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結束后,鋼價走勢一改常態,大幅走高,三日之內,各地建材主流漲幅均過百,但由于拉漲過于迅猛,10日下游采購心態逐漸遲疑,多地成交量明顯萎縮,個別地區高價資源因此出現回落,從而導致整體情緒又陷入迷茫,漲勢能否延續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回顧近期行情,9月之后鋼價節節攀高較之前溫水煮青蛙式的下跌相比就顯得痛快了許多, 但這期間每一次拉漲的痛快之余卻似乎總伴隨著商家“價格隨時會跌”的隱憂,然而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月,鋼價最終還是漲上來了不少,那么今天的擔憂會不會仍是“杞人憂天”?
鋼廠奉行“饑餓營銷”策略
現主流鋼廠多奉行“饑餓營銷”策略,廠內庫存整體偏小,長假期間發貨較為有限,節后市場一線資源依舊吃緊,缺貨現象還是普遍存在,且目前大戶庫存壓力多數不大,對市價有強力支撐,就算近期鋼廠生產積極性有所提高,短期之內貨少局面仍難以改善。
“穩增長”政策下,下游需求有望增量
在“穩政治、穩經濟、穩信心”的政策之下,九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已經出現回暖,顯示出鐵路等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或在大幅增加,而十月本來就是傳統消費旺季,所以下游鋼材需求量有望增加,從最近的一段時間看,價格雖然上漲,但成交也還是比較積極的;另外隨著行情走高,中間商“蓄水”功能不斷被激活,這種現象一方面體現了后市看漲情緒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使鋼廠和大戶的風險被轉嫁,有助于鞏固市價。
成本上移,市價探高基礎有力
內礦外礦紛紛走高,導致鋼材生產成本底部在不斷上移,而鋼廠也在不斷上調出廠價格,令成材的到貨成本大幅攀升,為商家繼續拉高市價提供夯實的基礎;鋼坯方面,唐山主流鋼坯暴漲后出現小跌,但降后成交隨即好轉,目前整體資源仍少,且受燕鋼招標大幅上調影響,后期還有繼續摸高可能,小廠線螺有望進一步走高。
資金缺口巨大,降準預期高企
9月份以來,為了應對季末與雙節因素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央行在公開市場不斷放大逆回購操作規模,節前最后一周逆回購規模達到創紀錄的4700億元,在央行強有力地“呵護”下,企業順利度過資金難關。然而,由于逆回購期限均不超過1個月,本月公開市場將面臨6500億元到期逆回購,資金缺口巨大,使得10月降準預期再次高企,屆時鋼價有望借機發力。
總的來說,市場對“十八大”附近出臺利好政策期待仍強烈,整體信心較前恢復明顯,且基本面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在成本推高,資金面相對寬松的背景下,近期行情短休整過后有望繼續探高。
連續兩日的漲勢之后,鋼價上漲的步伐戛然而止。節日效應對鋼市的推動作用消失得竟然如此之快,究竟是什么阻止了鋼價上漲的步伐?
鋼價漲勢難以為繼
鋼市的開門紅現象僅僅維持了兩天,在假期結束后的第三天鋼價漲勢就被迫終止。據監測數據顯示,從10月10日起,各品種鋼價多以穩為主,部分品種甚至出現了小幅的下跌,其中北京地區建筑鋼材一日內連跌兩次,跌幅在20—70元/噸。截止到11日上午,再次兩連跌,跌幅在10—40元/噸。
“這是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鋼鐵行業資訊總監分析認為:“鋼價的下跌是節日期間、節后價格大幅上漲后的正;芈洹2皇撬械膬r格走勢都需要有因素支撐的。隨著價格的變化,買賣雙方的心理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了價格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