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有關巴西和阿根廷的反傾銷事件,將是最近一段時間,所有中國陶瓷從業人員都極度關心的話題。坦白地說,我個人認為,這將給予中國陶瓷行業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震撼。
來自歐盟和亞洲的陶瓷反傾銷案件,我們經歷過多起,前者是陶瓷消費最高端的市場,而后者則為陶瓷消費增長最快速的市場,有所貿易摩擦乃至齷齪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嚼飯太快,牙齒都有可能咬住舌頭,更何況“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的國際關系?
由于這些區域的發展受限,佛山陶瓷界曾對于南美市場寄予過巨大的幻想:今年初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文親率業界一行前往巴西參加當地的建材展;而據聞以大局觀著稱的新中源集團,正欲啟動一個龐大的南美合作計劃。但這些努力也好,計劃也罷,無疑都將因為目前的變化而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
好吧,讓我們先把所有技術層面的討論姑且拋開,試圖去尋找那只舞動這場風暴的蝴蝶吧。
由于美元走軟,巴西本國貨幣雷亞爾兌美元匯率今年以來升值逾6%,目前正處于近12年的高點。數據顯示,巴西6月份生產總值下降1.6%——這也是僅次于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下降幅度。
面對國內制造業的萎靡不振,巴西上調了交易稅,試圖遏制本幣升值,同時加大了對于廉價進口的抵制(當然,主要是針對亞洲,尤其是中國),出臺了一個涉及范圍廣泛的“壯大巴西”計劃,不但推行進口許可證制度,還強化了邊境控制,對于產品的原產國標志進行核查。在這個計劃中,巴西還頒布了一個價值16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措施,以幫助遭受重創的紡織、鞋類、家具與軟件行業。
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更是發布了態度強硬的誓言:“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制造業成果和我們的就業機會。巴西有辦法應付這場曠日持久的(輸入型)危機……我們有辦法堅持實施系統性的抵御。”
而在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國,議員之間更是對于提高聯邦債務上限爭吵得不可開交,美國的失業率在6月升至9.2%,1460萬人受困于“失業型復蘇”。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制造業的問題和巴西的并不相同,雖然紡織業和電子制造業轉移到了中國,但美國制造業生產總值在1997年至2007年間每年增長3.9%,不過,這個期間美國的生產率也每年上升了6.8%,于是數百萬工作崗位消失。
根據相關數據,中國的制造業生產總值和美國幾乎不相伯仲,分別為日本的2倍,德國的3倍。但是,足以令人慚愧的是,中國是用低工資和大規模生產實現的,而美國憑借的是提高生產率——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大約為美國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