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9年起,中國木門行業開始快速發展,經過10多年磨煉,木門行業以全新獨立的姿態屹立于中國市場。隨著近5年需求持續快速的增長,規;蔀槠髽I的必由之路。到底如何實現規模經濟效益,讓企業在規;陌l展中快速成長?
什么是規模經濟和規模效益?
規模經濟,即因規模增大帶來的經濟效益的提高。規模效應是一個經濟學上研究的課題。說白了就是你的生產要達到或超過盈虧平衡點,即規模效益。因為任何生產都是有成本的,一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要達到盈利,必須使得銷售收入大于生產成本,而這其中的固定成本是不變的,所以生產的越多,分攤到單個產品中的固定成本就越少,盈利就越多。經濟學中的規模效應是根據邊際成本遞減推導出來的,就是說企業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混合成本則可以分解為這兩種成本,在生產規模擴大后,變動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所以單位產品成本就會下降,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就會上升。
現在木門行業規模狀況
據澳隴家具相關市場負責人介紹,木門行業2004年總產值尚不足200億元。隨后,每年以25%—40%的速度高速增長。近幾年均已30%的增速發展。2006年產值達到320億元,2007年超過400億元,2008年達到500億元,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眾多行業的發展均出現程度不一的下滑,而木門行業獨善其身,仍然保持了30%的增長速度,產值超過600億元,到2011年,更預計到達2000億之多。在擁有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的同時,木門行業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諸如,市場成熟度不高,整體規模較小,品牌集中度非常低。據統計,目前國內從事木門生產的企業預計在4000-5000家以上,其中,以年產幾千到上萬套木門規模的企業居多。
有數據統計,木門企業中,年產值在1000--3000萬元之間,約占40%,3000萬元--5000萬元約占30%,5000萬元--1億元約占30%,億元以上產值的只有30家左右,而主要制約木門企業規;a的主要原因是木門標準的缺失,企業基本上是定制式生產,難以進行流水線大規模生產。但最近住宅標準化落實,正在大力推進木門行業的標準化確定,待標準確定,誰優先實現標準化,規;a,誰將會擁有更大的市場優勢。
未來的5-10年會涌現出幾家或十幾家大的品牌企業,相當一批中小企業可能就要面臨合并、兼并、垮掉等命運,即使能夠生存其市場空間也會很小了。澳隴家具認為未來的木門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木門企業應該高瞻遠矚,做好充分的準備,讓規模經濟帶來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