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物館辦公室主任陶紹毅告訴記者,包漿,在古玩圈子里是個使用頻率較多的詞語,俗稱“傳世古”,指金屬表面由于氧化、銹蝕以及汗液的作用,隨時間的推移自然形成的一層化合物,有黑古銅等多種色澤,使器物有一種自然的陳舊感?梢赃@么說,包漿是在時間的磨石上,被歲月的流逝運動慢慢打磨出來的,那層微弱的光面異常含蓄,若不仔細觀察就很難分辨得出來。
張耀真告訴記者,紅木家具包漿的形成,主要還是由人們把玩、擦拭、使用頻繁所引起的。
“從紅木屬性上看,能否具備包漿,應該成為判斷紅木家具的重要標準之一。”張耀真介紹,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只有硬木家具標準,沒有明確的紅木家具標準。因此,作為行業內最早推出“不折不扣,按斤論價”的企業,很希望能夠通過高于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推動整個紅木家具行業的“正本清源”。
陶紹毅認為,“包漿標準”的出現,應該視為紅木家具行業區別于其他家具行業的“核心標準”,與其他種類的木材無法形成“包漿”相比,這一標準通過普及推廣,完全可能成為最終鑒別紅木家具的主要依據。
。ㄐ氯A社記者何豐倫)相關鏈接:多學習紅木知識再購買不遲
紅木家具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歷來備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但由于紅木市場中一直存在某些不法企業利用普通消費者的紅木知識缺失,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蒙受損失。
針對紅木家具存在的造假情況,記者采訪了連天紅營銷公司張劍釗,他表示,紅木家具的上漆工藝多數已經淪為不法企業造假的幌子,如染色和遮蓋白皮、掩蓋鐵釘和不正當的榫卯結構、掩蓋烘干不到位、用材色相近的普通木材冒充紅木等等,由于上漆家具不能像打蠟家具那樣進行直觀的檢驗,很多專業級紅木藏家都無法確定產品是否存在造假現象,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時盡量避免購買此類上漆家具。
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到品牌美譽度高、企業實力雄厚的紅木品牌店中選購紅木產品更有保障;對于產品購買合同也應小心留意,一旦發生糾紛,可以作為鑒定依據;最主要的是,消費者還是要多多補充紅木知識,面對不合格產品的陷阱時,更容易識別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