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美國“圍剿”
地板產品
據了解,10月21日,美國地板企業協會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地板企業啟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該協會在申請書中稱,中國出口美國的多層實木復合地板和強化地板產品存在傾銷和政府補貼,且傾銷和補貼幅度超過100%,嚴重損害了美國地板生產企業和貿易商的利益。
據悉,這是我國地板企業第三次在美國遭遇同類“磨難”,而我國木制品企業在美國遭遇的類似調查和起訴已有10多次。記者了解到,我國地板企業一經美國方面裁判程序“敗訴”后,要么放棄美國市場,要么被迫繳納高額的懲罰性稅收,這將對整個地板業造成巨大影響。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木業已成為嘉善特色產業之一。特別是近年來,木業企業積極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產業鏈不斷完善,產品附加值也不斷提高。由于嘉善木業產品出口已占全縣外貿出口總量的近三分之一,所以,盡管此案涉及的產品對美國的出口金額并不是最大,但一旦敗訴,就會使企業退出美國市場。
記者了解到,在這起反傾銷、反補貼案件中,嘉善縣共有5家主要涉案企業。而實際上,這些企業的遭遇僅僅是嘉善近年來頻頻遭遇反傾銷、反補貼案件的一個縮影。據嘉善外經貿局有關人士介紹,自2003年以來,嘉善有關企業已先后遭遇了不少于20起的反傾銷、反補貼案件。
轉變:從不應訴到
積極應訴
浙江龍森木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地板為主的大型木業生產民營企業。此次,美國對原產于中國的所有種類的多層木地板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龍森木業”榜上有名,這已經不是該企業第一次遭遇類似調查了。
“2005年,我們遭遇了歐盟對原產于中國的強化地板產品發起的反傾銷調查,由于缺乏經驗,我們選擇了放棄應訴。”據劉奔流介紹,主要是基于企業產品等方面的考慮,因為“龍森木業”當時主要生產實木和實木復合地板,“但是,幾年過去了,我們覺察到,當年的選擇是不正確的,隨著企業的發展,強化地板的生產量在逐年增加,放棄應訴就等于失去了一個市場。”
劉奔流說,教訓是深刻的,所以盡管美國市場的份額不到整個外貿出口額的10%,但這次企業態度十分堅決,那就是積極應訴。“如果不應訴,美國商務部就可能將我國企業出口到美國的地板的稅率大幅度提高,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將放棄美國市場?梢灶A見的是,這場官司注定是一場持久戰,但如果打贏了,我們將開辟一片新天地。”
經驗:面對調查,
我們不用怕
嘉善外經貿局副局長高琪告訴記者,在該縣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存在的背景下,嘉善遭遇“雙反”調查將不可避免。今后,隨著該縣外貿總額的增長和出口品種的增加,遭遇類似案件將越來越多。“調查其實并不可怕,嘉善一些企業在遭遇類似問題后選擇積極應訴,最后取得成功的案例也不少。”高琪說。
嘉善“錦林木業”是我市最早遭遇歐盟反傾銷調查的企業之一,2003年,該企業突然被歐盟列入反傾銷涉案企業進行調查。為了企業的生存,“錦林木業”選擇直面歐盟的反傾銷調查,整個應訴過程經歷了漫長的15個月時間。“為了應訴,我們支付了60萬元左右的相關費用,但取得的成效是明顯的,不僅爭取了較低的出口稅率,而且產品在歐盟市場的占有率逐年提高。”嘉善錦林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金林告訴記者。
同樣,“晉億實業”也曾多次遭遇“雙反”調查,該企業專門負責反傾銷訴訟的副總經理涂志清告訴記者,取得完勝并非不可能。去年10月14日,美國商務部(DOC)立案對我國出口碳鋼緊固件進行反傾銷、反補貼“雙反”調查,最后,包括“晉億實業”在內的眾多企業選擇積極應訴。
在國家商務部、全國緊固件行業協會、省市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在充分的證據面前,去年11月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以6∶0的投票結果作出裁決,認為進口自中國的碳鋼緊固件沒有對美國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損害威脅,不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因此,終止對我國緊固件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