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材料型號 材料
代號 工作溫度 性能
黃銅
波紋管 H80 H -60℃~+100℃ 彈性較低,遲滯和后效較大,釬焊性較好。可用于非腐蝕介質和精度不高的儀器儀表中作為
測量元件。
錫青銅
波紋管 QSn6.5~0.1 X -60℃~+100℃ 彈性、強度和耐蝕均好,遲滯和彈性后效較小,釬焊性較好,廣泛用作測量元件。
鈹青銅
波紋管 QBe2 P -60℃~+150℃ 具有很小的遲滯和彈性后效,很高的彈性穩定性、耐腐蝕、無磁性。多用于高精度的測量儀表中。
不銹鋼
波紋管 1Cr18Ni9Ti G -194℃~+400℃ 具有很高的彎曲疲勞強度和耐蝕性,焊接性能良好。可用作腐蝕性介質中的測量、密封、連接和補償元件。
最初,人們用獸皮縫合成管狀的結構,以適應生產斗爭之需要。經過了相當長的時期,到十七世紀末葉,
荷蘭的萬德爾蓋
金兄弟制成了縱向縫合的帆布軟管,在當時的消防業務中被廣泛采用。后來,隨著橡膠在國際市場上的出現及其硫化工藝的發展,膠管和用金屬絲或麻繩等織物鎧裝的膠管問世了。但是,工程上一些蒸汽、熱風類的高溫介質'液氫,液氧、液氦類的低溫介質,汽油、煤油,酸、堿等腐蝕性的介質……,若用膠管來輸送,當然不行。特別是在高溫條件下,它的安全可靠性就更難保證了。
因此,人們漸漸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金屬管方面,改變金屬管的幾何形狀,使其內外表面產生相應的波紋。這樣,它既具有同膠管一樣的撓性,同時,又具有耐高溫、耐低溫、耐老
化、耐腐蝕性能。于是,作為金屬軟管本體的金屬波紋管就這樣產生了。
一八五五年,德國最先發表了制造波紋管的專利。它是利用當時已有的制造首飾的原理來制造波紋管的。三十年以后,
法國的E.Levavasseur與德國的H.Witzenmann合作研制新型金屬波紋管,于一八八五年八月獲得了法國和德國的專利權。
這是用截面為S 型的金屬帶在專用設備上繞制而成的螺旋不波紋管,它們用橡膠帶、棉織物或石棉繩填墊在相鄰兩匝的咬口處,以利于波紋管內腔的密封。
一八九四年,這類波紋管的結構得到了改進:人們用兩根金屬帶按不同直徑,向相反方向卷繞。這樣,金屬帶在受力狀態下達到相互平衡,克服了自發展開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