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豐臺區的消費者楊女士在今年重陽節時為父母買了一臺智能電視,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回家看父母時,發現父母還是使用老CRT電視。父母告訴她,廠家工作人員上門安裝好后調試了一下,說已經弄好了,可是等工作人員走后卻怎么也收不到臺,而且說明書內容非常多,根本看不懂,無奈只好又用起了舊電視。見如此,楊女士便拿出說明書研究起來,結果她發現自己看著也很吃力,花了很長功夫摸索才搞明白個大概。不僅是老年人覺得智能家電使用起來麻煩,就是年輕人也常被智能家電的使用搞得不勝其煩。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小張告訴記者,今年五一的時候他看中了某知名品牌的一款互動智能電視,當時在賣場體驗時感覺不錯,可是買回家后,看著厚厚的使用說明書就頭疼,后來終于耐著性子看完了,但是每次操作起來都覺得非常麻煩,不僅遙控器不好操作,而且要實現諸如語音互動等智能功能還得購買特定的手機、安裝特定的軟件,并且還要遙控器、手機之間經常切換,非常麻煩。在新鮮勁過后,小張再也懶得擺弄那臺曾經鐘情的智能電視,而是重新坐在了電腦面前。
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現在很多智能家電功能都很好,智商也很高,但是就像生活中的一些人一樣,屬于高智低能,使用很不方便,從而導致智能家電不智能,如此不僅導致浪費,還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從而影響了智能家電的發展。
售后內容應改變 教會使用是關鍵
一直以來,我國家電售后服務的基本模式都是:送貨、安裝加調試,然后就是三包期內的包修服務,而對產品的使用方法則很少關注,相關的使用方法都交給一張簡單的說明書,讓消費者自己去學、去揣摩。但是,隨著智能家電的發展、功能的增多,服務內容除了廠商為了顯示產品先進而在賣場內開辟體驗區外,則很少改變。對消費者日益需要的使用幫助,僅僅是增加了說明書的內容,讓說明書從原來的幾頁紙變成了一個小冊子或者是一本書。然而,通過說明書掌握使用方法,在以前家電功能簡單時也許還能勉強湊合,但是到了智能家電時代,厚厚的說明書雖然可能將各種使用知識都寫清楚了,但是如果讓消費者自己去學習領會卻很困難。
針對智能家電說明書和使用問題,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購買了智能家電的消費者,結果有8個表示只看說明書沒法完全搞明白,很多功能都沒法正常使用。有5 位消費者表示根本看不懂,所謂的智能功能從來都沒有用過。與此同時,這10位消費者都對記者表示,希望廠商提供相關的實用知識培訓,可以在售前,也可以在安裝調試后,由安裝人員教會消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