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普遍
家裝無人不套餐
現象回顧:12家主流品牌家裝公司,沒有套餐業務的只剩下業之峰、東易日盛兩家,2010年的套餐市場爭奪一片“燎原”之勢。一向矜持的元洲、闊達今年也加入了套餐征戰,原本堅稱不會參與競爭的亞光亞最后也推出了“5S家居”套餐產品。而各家公司的套餐產品在今年也是花樣紛呈,多家公司都打出 “零增項”的口號,實創把愛格板材納入套餐體系內,“七姓瑤”甚至做起了超低價的局部裝修套餐,這些舉措的潛臺詞都是在向消費者發出呼喊——“我最便宜”,最為傷元氣的價格戰又沉渣泛起。
幾年前家裝公司都爭著拔高品牌“爭上游”,做套餐被視為跌份,而今年各公司都不再吝惜羽毛,紛紛撲進套餐市場。對于已經掌握了套餐游戲規則的公司而言,眾人抬轎反而可能越做越好,但是對于那些原本并不擅此道的公司來說,用自己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去比,獲利前途不可而知,好不容易培育起來的品牌形象還有可能變得面目全非。面對繁華退去的家裝市場,怎么做才能夠不裸泳,家裝公司需要思考的也許更多。
最精明
多元經營成趨勢
現象回顧:很多消費者眼中,圣象=地板是一個很確定的等式,但在今年這個等式不成立了。取而代之的是“圣象=地板+整體衣柜+木門”。憑借在原材料和銷售渠道上的優勢,圣象今年花開多枝,推出了美詩整體衣柜和和雅木門兩個子品牌,還在強化地板外推出了竹地板。圣象并不算是這方面的先驅,歐派在三年前已經開始進入整體衣柜行業,今年更是全面進軍廚電和衣柜業務。實創在家裝體系外,還在去年創立了家具和木門品牌,今年又推出了自己的櫥柜產品。
隨著家居業的整體發展,部分企業實力的提升,對利潤擴大化追求的沖動,讓擴充產品線、發展多品牌的整體家居戰略成為一個潮流和趨勢。對于目前還說不上特別成熟的家居市場來說,由一些大品牌介入發揮“鯰魚效應”,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可以推動行業的規范化發展。雖然過程會有點痛,但結果肯定會更好。但對具有擴張想法的家居企業也要提個醒,匆忙進入新領域絕對是不可取的,糧草準備齊當又能夠借著原有優勢的“東風”,才是謀動之時。
最潮流
促銷主打網絡概念
現象回顧:面對平淡時局,家居業在2010年不得不借助促銷來大聲吆喝。繼從家電行業學來了總裁簽售之后,今年的家居行業更多選擇從網絡偷師,秒殺、網絡團購等手段頻頻被借用。科寶年初就開始借用淘寶網上極短時間拍賣低價產品的“秒殺” 來促銷櫥柜,曲美則是網絡上大做文章,6月推出“世界杯球迷狂歡城”秒殺活動,7月推出的“萬人砍價曲億團”大型團購活動。
家居行業借用這些網絡促銷手段都是以“低價”為訴求的,具體效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團購網站在一年中迅速崛起,但相互之間越打越殘酷的價格戰夾擊,讓不少網站已經步履艱難,導致借助這個平臺做推廣的商家能從中獲得的收益也越來越少。在家居行業借用這些手段時,是否也要參考下團購網站的教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