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及索膜結構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得到一定的發展,現仍在不斷地擴大應用,很有發展前景。如1998年建成的上海8萬人體育館看臺、上海虹口體育場、青島青島旅游(www.quqingdao.com)(www.quqingdao.com)頤中體育場、武漢新經濟開發區體育館及長沙“世界之窗”劇場等,都是規模比較大的索膜結構。
高層建筑鋼結構 起步比較晚,但建設成就為世人所矚目。第一幢為1987年的深圳發展中心大廈165米,后來208米的京廣中心,1996年325米深圳地王大廈,1999年420米上海金茂大廈,近年建成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當代最高的460米。
輕鋼結構 發展非?,特別是門式鋼架,如工業廠房、倉庫、冷藏庫、溫室、旅館、別墅等得到大量應用。另外一種拱形波紋屋頂,由于自重輕、施工快,在許多30米以下的倉庫、加工廠等鋼結構中得到應用,已建成數百萬平方米。輕鋼結構住宅也陸續興建,顯示了廣闊發展前景。
這一時期,業內專家修訂了1974年版《鋼結構規范》,改用1988年版《鋼結構規范》。
進入新世紀,近10年來的鋼結構工程發展之快、范圍之廣,是空前的,我國也已堪稱世界鋼結構大國。2006年鋼產量4億噸,居世界首位,這也為發展鋼結構工程創造了有利條件。傳統的空間結構如網架、網殼等繼續得到大力推廣,新型空間結構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張弦梁、張弦桁架、弦支穹頂等。上海浦東機場,哈爾濱會展中心,上海會展中心、廣東會展中心等都采用超過100米的張弦桁架,這在世界上也極少見。廣東白云機場和三個落葉狀的廣東體育館都是采用了當時先進的空間鋼結構。特別是幾個運動會、博覽會場館更加大采用空間鋼結構的力度,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建的37個場館,2009年山東濟南全運會場館,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及廣州亞運會場館,2011年深圳大運會場館等。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奧運會北京新建的12個場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一軸四館都代表著我國鋼結構的高精尖技術水平。
2009年山東濟南全運會主要有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和網球中心,整個建筑群采用“東荷西柳”建筑造型,體現了濟南地方特色,應特別指出的是,體育館采用了122米直徑弦支穹頂,是目前全國乃至世界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頂鋼結構。
上海世博會場館更是雄偉壯觀。其中一軸四館(即世博軸、中國館、世博中心、主題館、演藝中心)都是很有特色的永久性建筑。
除體育場館及博覽會場館外,還建成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北京南站、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新臺址、武漢火車站、北京新保利大廈、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等一大批標志性鋼結構建筑。
在這些特色工程建設中,不僅創造了多項國內外一流的鋼結構制造、安裝新技術,同時也涌現出大批先進鋼結構企業,這對今后的鋼結構產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高層建筑鋼結構 起步比較晚,但建設成就為世人所矚目。第一幢為1987年的深圳發展中心大廈165米,后來208米的京廣中心,1996年325米深圳地王大廈,1999年420米上海金茂大廈,近年建成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當代最高的460米。
輕鋼結構 發展非?,特別是門式鋼架,如工業廠房、倉庫、冷藏庫、溫室、旅館、別墅等得到大量應用。另外一種拱形波紋屋頂,由于自重輕、施工快,在許多30米以下的倉庫、加工廠等鋼結構中得到應用,已建成數百萬平方米。輕鋼結構住宅也陸續興建,顯示了廣闊發展前景。
這一時期,業內專家修訂了1974年版《鋼結構規范》,改用1988年版《鋼結構規范》。
進入新世紀,近10年來的鋼結構工程發展之快、范圍之廣,是空前的,我國也已堪稱世界鋼結構大國。2006年鋼產量4億噸,居世界首位,這也為發展鋼結構工程創造了有利條件。傳統的空間結構如網架、網殼等繼續得到大力推廣,新型空間結構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張弦梁、張弦桁架、弦支穹頂等。上海浦東機場,哈爾濱會展中心,上海會展中心、廣東會展中心等都采用超過100米的張弦桁架,這在世界上也極少見。廣東白云機場和三個落葉狀的廣東體育館都是采用了當時先進的空間鋼結構。特別是幾個運動會、博覽會場館更加大采用空間鋼結構的力度,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新建的37個場館,2009年山東濟南全運會場館,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及廣州亞運會場館,2011年深圳大運會場館等。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奧運會北京新建的12個場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一軸四館都代表著我國鋼結構的高精尖技術水平。
2009年山東濟南全運會主要有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和網球中心,整個建筑群采用“東荷西柳”建筑造型,體現了濟南地方特色,應特別指出的是,體育館采用了122米直徑弦支穹頂,是目前全國乃至世界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頂鋼結構。
上海世博會場館更是雄偉壯觀。其中一軸四館(即世博軸、中國館、世博中心、主題館、演藝中心)都是很有特色的永久性建筑。
除體育場館及博覽會場館外,還建成了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北京南站、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新臺址、武漢火車站、北京新保利大廈、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等一大批標志性鋼結構建筑。
在這些特色工程建設中,不僅創造了多項國內外一流的鋼結構制造、安裝新技術,同時也涌現出大批先進鋼結構企業,這對今后的鋼結構產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