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銀萬國 矯健
從電子產業振興政策預案中包括光伏行業振興計劃的模糊內容,到甘肅酒泉10MW太陽能電場如火如荼的招標,再到太陽能建筑應用的實施建議以及補貼細則的出臺,我們深深的意識到國內光伏市場即將快速啟動。
從財政部日前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物應用的實施意見》及補貼實施細則中我們看出,該意見必將促進建筑節能、推動光電產業健康發展、成為落實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的重要著力點。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遠遠落后
按照《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到2010年,扣除太陽能熱發電的規劃目標250MW,而2020年中遠期目標也僅為1600兆瓦。
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累計裝機僅40-50MW,最大的示范電站上海崇明電站僅1MW。而2009年年初進行招標的甘肅酒泉示范光伏電站就10MW,已經選址結束的云南電站近期計劃66MW,遠期計劃100MW。
從我國的太陽輻射情況看,除了西南盆地外,日照條件都非常好。開闊地利用小時數平均達到1350小時。我國有著大片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潛在沙漠化土地120萬平方公里,按照2平方公里可以安裝100MWp,1%的荒漠可安裝,則可安裝600GW,即6億千瓦,裝機潛力相當客觀。由此可見,大型敞開式示范電場的加速啟動已經為時不遠。
太陽能建筑物應用市場啟動
日前,財政部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物應用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我國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建筑物市場啟動。意見重點突出了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推進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啟動國內市場。二是突出重點領域,確保示范工程效果。三是放大示范效應,為大規模推廣創造條件。通過示范工程調動社會各方發展積極性,促進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加強示范工程宣傳,擴大影響,增強市場認知度,形成發展太陽能光電產品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落實上網分攤電價等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放大政策效應;將光電建筑應用作為建筑節能的重要內容,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城市照明中積極推廣使用。
意見同時指出了將在示范工程、技術創新和地方政策扶持等領域給予資金補助,發揮財政資金政策杠桿的引導作用,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的機制和模式,加快光電商業化發展。意見強調,出臺相關財稅扶持政策的地區將優先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同時,意見認為應當從完善技術標準、加強質量管理和光電建筑一體化等方面提高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水平。
此項財政政策的出臺必將對光伏行業建筑物應用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和推動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一方面,中國目前大約有400億平方米建筑物面積,屋頂面積達40億平方米,加上南立面10億平方米可利用面積,20%安裝太陽能電池,則可以安裝100GWp,是未來光伏發電的主戰場之一。另一方面,從國際經驗來看,太陽能建筑物應用市場容易啟動,補貼撬動效果好,政府、企業和個人參與積極性高。如在日本,屋頂光伏市場占到國內需求的85%。最后,光伏建筑物應用相比敞開式而言,不增加占地面積,可以就地上網,并且可以大大降低相應的建筑物能耗,可謂一舉三得。
補貼細則將引爆國內需求
那么補貼到底夠不夠呢?能否真正起到作用呢?
補貼細則顯示,補助資金使用范圍包括:城市光電建筑一體化應用,農村及偏遠地區建筑光電利用;建筑安裝技術標準規程的編制;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共性關鍵技術的集成與推廣。
補助資金支持項目應滿足以下條件:單項工程裝機容量應不小于50kWp;單晶硅光電產品效率應超過16%,多晶硅光電產品效率應超過14%,非晶硅光電產品效率應超過6%。另外,優先支持:組件與建筑物實現構件化、一體化項目;并網式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項目;優先支持學校、醫院、政府機關等公共建筑應用光電項目。
2009年補助標準原則上定為20元/Wp,具體標準將根據與建筑結合程度、光電產品技術先進程度等因素分類確定。以后年度補助標準將根據產業發展狀況予以適當調整。
細則的出臺打消了光伏行業的疑慮,并增強了產業參與者的信心。原因是:補貼方案完全圍繞在太陽能建筑物節能領域,并以城市并網屋頂發電為主,這實質上是啟動了光伏領域最大的市場。補貼方案的轉化效率要求遠低于目前行業技術所能達到的技術水平,補貼受益面將非常廣。2009年每瓦補貼20元,已經低于我們測算的理想狀態下的敞開式電場晶體硅技術合理價格18元,也高于薄膜硅技術平均12元每瓦的安裝成本。即控制成本下的業主將有望以零成本進行建筑物并網光伏系統建設,并享有光伏并網發電的收益。
如此之低的補貼門檻和如此之高的補貼價格,將意味著國內光伏建筑應用市場將迅速啟動。若政府拿出2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則09年一年即可撬動超過至少100MW的需求。2010年以后,補貼門檻將逐步太高、補貼標準將逐步下降,以反映政策將是持續的,而每瓦裝機的補貼額。
兩種技術缺一不可
2007年,光伏裝機中晶體硅技術還占90%左右,但是到了2008年薄膜技術快速發展,迅速占領了約三分之一的市場,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那么在太陽能建筑物應用方面,到底是晶體硅技術有優勢,還是薄膜技術更有優勢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考慮到建筑物節能的具體方式。
薄膜硅和晶體硅技術在太陽能建筑物領域應用的側重點是不同的。由于發電效果好、轉換效率高,不采光的屋頂、建筑物光伏改造、以及不采光的南立面應該以晶體硅技術為主。而薄膜技術具有柔性設計具有優勢、不影響采光以及美觀等特點,更適合采光屋頂、圍欄、陽臺、百葉、光伏窗、特殊曲面、承壓和美觀要求高等應用領域。晶體硅技術和薄膜技術將在光伏建筑物市場中發揮各自的優勢,不存在技術選擇本身的優劣。
中短期而言,節能改造和屋頂市場將率先啟動,晶體硅將占較大比例,預計超過70%的應用領域將采用晶體硅技術。長期而言,從新建筑物節能、光伏建筑材料一體化角度出發,未來薄膜硅的市場將逐漸擴大。
受益上市公司分析
基于成本下降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的出臺,我們對光伏行業進行了重新審視,并上調評級至看好。推薦的次序依次是天威保變、拓日新能、中環股份、南玻a、金晶科技、川投能源和樂山電力。
天威保變(600550):公司太陽能業務起步較早、產業鏈相對完善。新光硅業為國內最早投產千噸級多晶硅企業,已經完成一定資金積累,具備較好的技術基礎并有充足人才儲備,最有可能在電耗節省、循環利用上形成突破;天威英利新能源為國內最早從事晶體硅太陽能生產企業之一(業務硅片、電池片、組件環節),在目前中小游產業鏈整合的情況下,行業資源將向大型公司集中,天威英利新能源具有一定的優勢。非晶硅業務總投資11.8 億元,產能設計46.5MWp,預計09 年中期投產,有望給公司帶來一定利潤,但仍需進一步觀察。
公司2008 年EPS0.81 元,預估09、10 年EPS 分別為0.91、0.97 元。公司在變壓器業務處于龍頭地位,行業增長相對確定,新能源業務起步較早最具有發展潛力,在國家再生能源政策出臺的預期情況下,天威保變由于其規模與雄厚資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維持“推薦”評級。
拓日新能(002218):2008 年年底光明新區廠房、辦公樓已經封頂,困擾公司產能不足的問題09 年將逐步得到解決,確保公司進入快速增長期;2008 年總產能為15MWp(10MWp 非晶硅、5MWp 晶體硅),2009 年隨著募投項目的推進,產能將擴大到55MWp(其中晶體硅20MWp,非晶硅達到35MWp),在目前的廠房容量下,公司的產能仍然有非常大的擴展空間。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選擇性吸收材料太陽能集熱器量產技術已經儲備(美觀、熱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可用于建筑一體化等),在太陽能光熱應用領域的拓展將成為未來公司的盈利增長點。
公司08、09、10 年EPS 分別為0.37、0.73、1.01 元。新能源是未來快速成長的行業,公司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財務狀況良好,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繼續維持對公司“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
本篇文章來源于中國太陽能信息網|Solar.NengYuan.Net 原文鏈接:http://solar.nengyuan.net/2009/0331/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