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德國西部城市科隆的歷史檔案館3日突然坍塌,同時引發周邊建筑出現不同程度坍塌和下沉。事故導致至少1人受傷,9人失蹤,大批珍貴歷史文獻影像資料也葬身廢墟。 “就像災難片一樣” 當地時間3日下午 2時(北京時間21時),位于科隆市中心的科隆歷史檔案館內傳出“怪響”。響聲持續數分鐘后,這棟6層大樓轟然倒塌,鄰近檔案館的兩棟公寓樓部分樓體也隨之連帶倒塌。 一名女性目擊者說,她起初發現檔案館大樓正面墻體底部出現裂紋,爾后裂紋向頂部不斷延伸,越來越高,最終整座樓體下坍,消失在揚起的塵土中!熬拖駷碾y片一樣,”她說。大樓坍塌后產生的廢墟中央有一個巨大空洞,大量樓體建筑材料碎片都陷入空洞中。 至少9人被埋廢墟 蘇珊·范登堡是最后一批逃出檔案館的人員之一。她在電視采訪中說:“我當時正在樓里喝咖啡,突然聽見別人的叫喊聲。我們都開始逃跑,當我跑出大樓回頭看時,大樓正面的一些窗戶掉了下來,然后就只剩一片塵土! 救援人員已救出一名傷者,但經逃生者報告至少還有9人失蹤。傷者和失蹤者均來自附近兩棟普通公寓樓。法新社報道,9名失蹤者中包括一對夫婦。當時,有居民從街道上看見他倆正在坍塌公寓樓內的窗邊。 禍首疑是地鐵工程 坍塌事件發生后,科隆人立即將矛頭指向“地下”。德國媒體說,坍塌可能是因為檔案館所在地區正在修建地鐵工程,致使檔案館地基松動受損。但科隆市政廳表示尚無法證實這一說法。 科隆人將矛頭指向地鐵并非空穴來風。4年前,檔案館附近的圣約翰教堂因另一條地鐵工程的修建而傾斜,頂端水平偏移原位達1米之多,不少科隆人自嘲“我們也有了自己的比薩斜塔”。 ■小資料 科隆歷史檔案館 這座現代建筑風格的科隆歷史檔案館是德國最大的歷史檔案館之一,于1971年正式開館。館內藏有65000宗各類歷史檔案,包括文字、圖片等資料,不少檔案已超過千年,在全德國都屬于珍貴歷史文物,其中最早一份檔案是公元922年的一份文字檔案資料。令這座檔案館引以為豪的還有不少名人原稿手跡,其中有科學共產主義學說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手稿。 曾在檔案館任職多年的伊爾內說 :“ 我們今天損失的是擺放在總計18公里長檔案架上的德國歷史! |
編輯: 解西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