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當地資源 打造品牌口碑
由于在地理位置上較為分散的狀態,農村群體相對而言和主流趨勢分離開來。但是農村消費群體之間卻顯得更加緊密,群體內部彼此之間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些關系。因此,這也讓內部社區的信息傳播變得十分關鍵。
基于農村市場消費群體的特點,制造良好的口碑營銷,尤其是利用一些有威信的當地資源,這一點很關鍵。對于櫥柜企業而言,了解農村消費群體的內部關系以及利用對當地言論有影響力的人士,這對于幫助農村消費群體接受櫥柜品牌以及傳播品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贏得關鍵意見領袖的支持是滲入農村消費群體的關鍵。
二、利用媒體宣傳 廣而告之
在農村市場,對于櫥柜企業來說主要的挑戰來自于受眾的企及度,而不是引起受眾的注意。不像城市消費者面對那么多的媒體擴散渠道,農村消費者面對的是關注力稀缺。因此,在向農村消費群體進行品牌傳播時重要的是媒體進入。
雖然電視的滲入度正在增大(而且城市目標群體會波及影響到農村消費者),但在許多櫥柜企業并沒有專門的、有效的農村渠道。從另一個方面講,櫥柜品牌信息傳播一旦真正企及受眾,農村消費者比城市消費者對于廣告的接受度會更高。許多櫥柜企業使用宣傳車,以及使用輕便的信息傳播工具(比如視聽展覽和現場展示等),把宣傳車開到較偏僻的農村地區用以企及那些較為分散的群體。
三、營銷活動因時制宜 因人而異
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發展,農村市場進入了復雜、模糊、多元的時期。關于農村市場的概念,除了真正意義上的農村之外,亦應包括縣、縣級市和中小城鎮,稱之為“大農村市場”。我們將大城市周圍的衛星城鎮、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縣級市及小城鎮規劃建設較好的地區,都劃入農村市場的范圍。在這里,“農村市場””已不是地域上的意義,而代表了一種消費能力和層次。
櫥柜企業除了在渠道落地方面要加強用戶體驗外,還要越來越重視渠道的效率。目前櫥柜企業的銷售渠道主要為自建渠道和加入生態圈兩種形式。對此,不同企業有自己的方向選擇。有些企業好打“游擊戰”,打一槍就換一炮,其實如此長期下去,并不能為企業“下沉”帶來多大的益處。在三四線的櫥柜企業,需要做的是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資源狀況,定位發展方向,發現自己的生存空間,找準自己的消費群體,同時讓消費者看到企業的閃光點,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好“下鄉”。
總之,農村市場環境與城市存在差異,櫥柜企業下沉農村市場應該作出相應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在農村市場開辟出一條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