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居賣場巨頭東方家園申請破產的信息傳出后,家居賣場的頹勢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行業性危機來臨后,許多對家居賣場剖析的觀點也涌現媒體,上游行業房地產業的飽和、家居賣場同質化競爭產生的過剩、互聯網的擠壓等造成家居賣場倒閉潮的產生是業內的基本共識。筆者認為,這些已成共識的原因實際上是一種行業表象,導致家居賣場步入窮途的深層次原因,是家居賣場本身的商業模式所致。
家居賣場從早期的租賃房產開辦賣場,賣場管理方租下較大面積的場地進行內部商鋪位置的分割,然后轉租給家居產品的商家,賣場管理方從中賺取房租的差價,入駐商家如何經營則與賣場管理方沒有任何關系,家居賣場實際上是充當二房東的角色;到后期的部分家居賣場自建場所招商,在賣場商鋪的租金中包含廣告宣傳費等管理與推廣費用,家居賣場統一對外進行廣告宣傳推廣,并對賣場內的商家經營給予一定的監督和干預。雖然后期發展起來的家居賣場改變了二房東角色,但其盈利點卻沒有改變,反而在宣傳推廣的旗幟下使商家承擔的費用有增無減,商家在賣場的巨額廣告投入下也得到應有的品牌提升和銷量回報。具有管理權高度集中的競價賣場,曾一度成為家居市場的領頭羊,但這種家居賣場終歸經營技術含量不高,同業態競爭也就快速形成,導致如今被廣泛認可的“家居賣場嚴重過剩”。
家居賣場的經營日趨步入困境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所有家居賣場都在急切思考的問題,如今又不少家居賣場把裝修業務也作為賣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惜代價去組建賣場旗下的裝修公司,試圖通過服務的延伸來帶動家居產品的銷售,這也是目前許多家居賣場認為可以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營銷專家許孫鑫認為,家居賣場實際上沒有紅火幾年的原因很多,諸如媒體普遍認為的“過剩”、互聯網打壓、房地產市場進入低迷等,都給家居賣場帶來很大的生存壓力。但如果僅考慮到這些來自外部的市場環境條件變化,那是不足以阻止家居賣場關店潮的繼續。因為家居賣場走向頹勢的根本原因不全在于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家居賣場的商業模式才是致命的根源。家居賣場是入駐商家的場地管理者和營銷的幫助者,但不是家居產品的經營者,賣場無權決定家居產品的銷售價格,這才是家居賣場競爭力日漸衰落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