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末,環保部修訂了《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有所放松。但這卻讓部分環保企業不滿。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不少環保企業指責標準過低,甚至去環保部投訴。
42家陶企聯名上書改標準
佛山是陶瓷衛浴企業云集的地方,陶瓷產業污染問題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2014年7月,佛山向污染宣戰,正式開展全市陶瓷行業大氣污染整治行動,要求對全市63家陶瓷企業深化治理,在2014年11月1日前,陶瓷企業全面達到國家 《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指標要求。
按照規定,上述63家陶瓷企業必須在相應時間完成整治,無法達到規定標準要求的企業,將視情況采取停產整治等措施。
在提前得知佛山即將對陶瓷行業開展綜合治理之前,2014年5月20日,42家佛山陶瓷企業聯名上書,委托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向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交一份名為 《關于<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等情況的報告》。
上述報告列舉了主要國家和地區基準廢氣氧含量(基準過氧系數)的取值,稱中國的國標要求遠高于意、德、日、韓,不符合當前建筑陶瓷企業的特點,建議將基準廢氣氧含量由8.6%調整到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當水平即17%,暫不調整排放限值要求。
2014年12月12日,國家環保部辦公廳稱,為進一步完善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環保部決定修改《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部分指標數據有所下調。
“以前標準太嚴格了,很多企業都很難穩定達標,一個全行業都很難達到的標準,那種標準也沒有什么意義。”曾任廣東蒙娜麗莎新型建材集團企劃總監的萬杏波對記者表示。
“原來的標準很難達到,企業受到觸動才會聯名上書要求修改標準,陶瓷排放標準的修改,對佛山陶瓷企業的轉型升級有促進作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