櫥柜企業維護知識產權艱難
具體到櫥柜行業本身,發生知識產權糾紛之時,櫥柜企業在采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益的過程之中,往往會遭遇各種難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企業維權的積極性,也降低了抄襲企業的成本和風險。在這些難題之中,常見的就是取證難。
據了解,在家具知識產權侵權案中,包括外觀專利侵權、商標侵權,在賠償數額方面,往往依照權利人損失、侵權所得利益以及權利人的許可使用費的順序賠償,但在取證時往往較難,最終大多數采用法定賠償,而專利法規定的法定賠償數額最高是100萬,包含律師費以及調查取證的合理開支。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企業的維權積極性。
行業聯合實現專利產品迅速推廣
櫥柜行業內的市場運轉太過分散,即便是排名第一的企業,市場份額也不高。有人士建議行業或許可以聯合起來,共同著手做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或許品牌聯手做終端的營銷和店面互動活動,或者由產能較強的廠家提供生產等,這樣都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專利產品的迅速推廣。”有企業如此建議。
櫥柜企業維權可采取多種方式
此外,櫥柜企業維護知識產權并非只有運用外觀專利這一種方式,具體還應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更好的方法。專利保護,更適用于實用新型以及外觀設計方面的糾紛。櫥柜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可以考慮用版權法的保護,但這個需要作品完全享有著作權,而不用考慮專利權的許可與申請時間長等問題。櫥柜還可以把櫥柜創新的細節,如某個花紋、某個部位申請注冊為三維立體商標,通過商標法來進行保護,甚至櫥柜企業還可以通過不正當競爭來維權……業內人士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見解。
市場和政府的作用也極為重要
對于保護櫥柜知識產權,有專家認為除了依靠制度的規范、引導外,還應該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推動社會治理的多元化。“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他還表示,鑒于企業的品牌建設做到一定程度對于侵權行為會有一定的遏制,除了企業自己做品牌外,政府也需要進行相應支持,如在政府采購上給予企業必要的傾斜,在人才的支撐上,可考慮引進高端設計師,探討產、學、聯共同培養設計師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