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江蘇省質監局發布《2014年水嘴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引導消費者正確選購水嘴(俗稱“水龍頭”)。
江蘇地區市面上的水嘴產品主要以銅合金和水嘴為主。以鋅合金材料制成的水嘴因普遍壽命較短,穩定性較差,將在今年12月1日以后被要求退出市場。江蘇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上確實存在著以鋅合金水嘴冒充銅合金水嘴的現象。
今日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本次風險監測的53批次聲稱銅合金水嘴產品中,經過材質鑒定,其中9批產品系次以鋅合金材料冒充銅合金材料。在新國標GB 18145-2014中有明確的規定的情況下,部分廠商為了追求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價格僅為銅材料1/3的鋅合金材料,這種產品易在市場上魚目混珠,普通消費者無法從手感、重量、外觀來區別。在網絡銷售中,消費者無法直接接觸產品的情況下會變得更加嚴峻,所以專家建議企業對產品材質進行明示。
專家表示,鋅合金并不適合作為做直接接觸水的基體材料,用這種材料制成的水嘴質量較差,在鍍層耐腐蝕性、污染物析出以及耐久性方面表現差,對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造成較大的隱患。歐美發達國家主流水嘴都是用黃銅制造,最主要的原因是銅的抑菌性。
那么,如何有效區別以假亂真的鋅合金水嘴呢?專家建議采取以下的方式進行區別:
首先根據產品內腔的不同來進行區別。銅材的一般是鑄件,產品內壁的整平性不是很好;而鋅合金的是注射磨出來的,內壁會光滑很多,且內壁有明顯分隔線。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樣品不顯眼的地方磨開看一下顏色,鋅合金的顏色是偏白色,而銅合金比較偏黃,這也是一個區別點。
網購情況下,消費者無法直觀地觀察產品狀態,所以要尤其謹慎,選擇有信譽有保障,有7天無條件退換貨的商家購買,并且保留購買憑證,便于在出現問題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另外,產品的價格也是消費者比較關注的方面,本次風險監測的產品價格從100以下到1800元,將價格區間和產品質量問題率進行統計分析,發現31批次的問題產品幾乎全部集中于300元以下區間。
據了解,目前一噸純銅要6.8萬元以上,所以按行業標準,一個水嘴大約用500g銅,一個水嘴光銅成本就差不多34元,再加上其他組件、人工、加工費、運費、代理費、水電等,一個正常的銅制水嘴,直接制造成本不會低于100元。換句話說,消費者從市場上買到的三四十元的水嘴很有可能是使用低劣材料生產出來的,消費者在選擇購買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