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少年能成長為社會主力軍,小樹苗可以生長成參天大樹……同樣,一個關系千千萬萬消費者的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日前,中國木門行業十年慶典在昆明舉辦,會議對木門行業近10年的發展進行了總結:10年,木門行業從“無”到“有”,并且產值已發展過千億;10年,一批批手工作坊不僅升級為現代化的大工廠,且不少工廠脫穎而出發展成今天可圈可點的品牌。
10年,變化的遠不止這些。搜狐焦點家居記者通過采訪木門行業從業者,梳理出中國木門行業10年發生的六大變化。
變化一:木門行業從“無”到“有”
木門行業10年來最大變化是什么?
山西孟氏門業副總裁周迎回憶到, “木門行業在十余年前,注冊公司時是沒有這個行業的,木門行業被歸類為‘家具’,甚至工廠的土地也沒有自主的使用權”。
周迎告訴記者,10年前,別說專業的木門賣場,就連高檔點木門專賣店都很少有。如今,屬于木門的賣場也在全國各地區不斷涌現,“實在是難以想象”。
變化二:市場從“魚龍混雜”到“規范化管理”
10年前,木門市場魚龍混雜,各企業都自顧自地,多數企業不知標準為何物。如今,木門行業從生產到售后服務各類環節都已逐步有標準可依。
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木門窗專業委員會會長張國林在“中國木門行業10周年慶典” 上指出,“2006年,中國木門行業首部產品標準《木質門》產生。這預示著木門產品質量得以規范化,推進了木門產業化的進程。隨后《木質門安裝規范》、《木質門修理、更換和退貨規范》和《實木復合門》的制定與實施,使木門從生產、銷售到安裝、服務等整個產業鏈真正走向規范” 。
另外,還有一項《木門企業等級劃分規范》,是國家商務部首次針對木門企業制定的等級劃分標準,引導了木門行業在服務質量等多方面環節的提升。
變化三:行業形態從“手工作坊”到“集群式發展”
伴隨著木門行業標準規范的不斷成型,在過去的10年中,木門行業的“集群式”發展也成為了變化之一。
木門窗專業委員會會長張國林這樣總結,從2004年木門產值170億元,到2013年一躍突破千億元大觀,出口創匯穩步增長6億多美元。在如此快速的發展趨勢中,中國木門行業形成了產業集群,如“中國套裝門之都”重慶,是國內最大套裝門生產和出口基地,產值已過百億。江山、南潯被稱為”中國木門之都”、廈門同安區被稱為“中國原木門之鄉”,都是產業鏈形成的區域特色。
北京伯藝木門總經理王顯同樣表示,木門行業在2004-2014這十年,最大的變化是在于手工作坊到工業化的生產,大機器生產使木門行業形成規模,才形成了快速的發展的“產業集群”。
變化四:企業從“閉門造車”到“攜手與共”
除了標準制定、集群式的發展特色之外,山西孟氏門業董事長孟慶全還指出,10年最大的變化是“意識”,木門行業人的意識打開了。他舉例,孟氏木門從1999年成立,第二年就開始每年不間斷地出國考察,一個是科技交流,另一個是管理交流。而“意識的改變”,在未來十年仍要繼續。
打開思路,不僅僅在于走出去,還有行業內的交流。從2004年以來,木門窗專業委員會共舉辦了多屆行業展會,多次組織相關論壇、研討會、推介會、培訓會,促進企業的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提升行業整體發展。
從企業自身來說,不少企業開始以更多開放的姿態迎接行業內外人士的“檢閱”。TATA以及圣象木門等企業就曾多次舉辦行業內盛大活動,邀請同行參觀其工廠和公司。
變化五:行業從“無品牌”到“品牌涌現”
在過去十年發展中,數以萬計的木門企業品牌辨識度極低,然而隨著產業的升級,涌現出TATA、夢天木門等眾多知名品牌,如今,品牌升級仍在繼續。
七星時代家居商學院王可在中國木門行業十年慶典中舉例說明,“大家提到靜音門就可以想到TATA木門,這就是未來的品牌化的方式,我們要做到的是想到一個木門的某一種特色,就可以與某個企業的品牌相對聯系和對應”。隨著門的附加值增加,屬于企業的品牌化特色就越來越明顯。
與王可有同樣觀點的還有浙江夢天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靜淵,他表示,現在木門產能仍然過剩,消費者在選擇木門的時候仍然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所以木門企業在未來應該要繼續研究如何做品牌,專業的人要做專業的事,不是說單單只做木門,“未來是一個洗牌的時代”。
TATA木門董事長吳晨曦表示,木門企業現在仍然具有地域化,然而他舉例對比,原具有地域特色的餐飲行業都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消費市場遍布全球,所以木門企業在品牌化的路上,仍需繼續打破地域限制。
變化六:產品從“單一化”到“多元化”
山西孟氏門業副總裁周迎在十年變化的問題中表示,十年前,沒有消費者會認為門可以與家居的設計結合起來,門的形態與家居的裝修呈現一種割裂的狀態。
在過去,門更多地具有功能性,沒有觀賞性。而現在,門的設計和家居整體風格可以相互融合,這似乎也可以成為門類企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之一,越來越多的定制家具企業也開始參與到門類的生產和設計中來。
其次,隨著智能家居的興起,門的功能性與科技性也逐漸突顯,未來科技與智能化也將成為門類品牌的附加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