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霧霾頻發,“盡量避免戶外活動”的提醒隨處可見,有關專家也建議空氣污染時要緊閉門窗。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空氣凈化器應運而生,并在市場上熱銷。張瀛岑代表建議為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室安裝空氣凈化器,讓祖國的花朵能夠在潔凈的空氣中自由呼吸,健康成長,其初衷自然是好的。不過,這里面也有幾個疑問,需要認真解答。
其一,免費的空氣凈化器由誰來提供?據了解,當前市場上的凈化器價格參差不齊,且跨度巨大,有低至幾百元的國產品牌,也有貴至上萬元的“原裝進口”,而多數消費者青睞的是2000元-4000元之間的價格。全國中小學共計約40多萬所,如果要免費為全國的中小學校安裝,所需要的費用必然不菲,這筆錢從哪里支出?是由政府出資,還是由企業捐贈?這恐怕是一個大問題。
其二,用空氣凈化器真的管用嗎?市面上動輒上千元的空氣凈化器真的能實現過濾PM2.5的神奇功效嗎?有關專家早就對此持否定態度。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李曉群指出,現有的空氣凈化器基本上對PM2.5不起作用,真正有效的只有極少數高端的。即使真能過濾空氣,也只能適用于小范圍,整個房屋無法過濾。河北省疾病控制中心病毒防治所副所長劉京生認為,單純為了霧霾天而購買凈化器的消費者,與其說是在買健康不如說買的是放心。實際上,除了極端的霧霾天氣,開窗通風仍然比開機器更有效。所以說,空氣凈化器的作用極其有限。
其三,退一步說,即便空氣凈化器真的能凈化空氣,但其可行性有多大?在整個大氣環境惡化、全國范圍都出現霧霾的狀況下,這豈能是千萬臺空氣凈化器就能解決的問題?難道我們能給地球也裝上一臺空氣凈化器嗎?
說到底,用空氣凈化器處理霧霾問題是某些人思維上的“跑題”。要治理霧霾,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對環保執法嚴格監管,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倡導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給地球裝上一臺天然的超級“空氣凈化器”,這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