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同其他廚衛產品一樣,中國櫥柜要真正走向國際,問題也不少,產業層次低、相互壓價競銷、涉外經營人才缺乏等,都成為企業面臨的障礙。現在中國的櫥柜企業雖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尤其在近幾年強勁市場需求的刺激下,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櫥柜生產國之一,發展速度受到世人矚目。但國內的櫥柜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沒有形成強勢的品牌,卻是整個櫥柜行業的痛。”姚良松做出如是分析。
很多消費者對櫥柜的生產、工藝、選購和使用還處于萌芽階段,市場上存在品牌眾多、魚龍混雜的混沌局面。
姚良松表示,目前中國雖然已經成為櫥柜生產大國,但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市場上的品牌之路都才剛剛起步,這都意味著中國要打造櫥柜世界品牌,依然任重道遠。
以品牌拉力提升整體競爭力
為什么全國工商聯櫥柜專業委員會新的領導團隊在上任伊始就提出“世界品牌”的呼聲呢?是否櫥柜業也面臨著外來品牌的強力吞噬?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姚良松表示:06年的“歐典事件”已經提醒我們,所謂的洋品牌存在著不少“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假宣傳,但消費者對此并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使得很多所謂洋品牌的在消費過程中蒙蔽了消費者。他認為:“并且事實上許多進口品牌在產品本身并不比本土品牌出色。”
姚良松還以鞋業為例做了分析:品牌拉力和核心技術的缺失,使得2006年全年我國鞋業出口的平均單價僅為2.75美元,而進口單價卻高達20.3美元,而且出口渠道還因為外來反傾銷的壓力而被迫更多的選擇轉口貿易。“作為行業協會,我們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我們有有義務和責任來保護和培養起我們自己的世界品牌,首先就是要有法律上的保障,并且要避免出現‘娃哈哈、達能’這樣的歧途,孩子養大了跟誰姓突然成了問題。”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談到今后櫥柜業的發展,姚良松表示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櫥柜制造大國。但是在認真地分析整個中國櫥柜產業發展的現狀后,我們發現,創新性不強正是中國櫥柜業進一步發展的致命性障礙。他認為:“中國櫥柜品牌的自主研發創新,尤其是設計創新迫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