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人可能難以想象,涂刷在門窗、桌椅表面的五顏六色的油漆,原料竟然來自屬于垃圾世界的塑料瓶。
日前,三峽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產品獲得重慶市優秀新產品獎二等獎。令人驚訝不已的是,這款油漆的兩大基本原料竟然是水和塑料瓶。
據該公司總工程師魏雪峰介紹,三峽油漆用水替代有機溶劑、用塑料做基本原料的制漆工藝已經取得初步成功,而使用這種工藝生產的油漆比其他同等級產品的成本降低約20%。
耗時近一年
制漆新工藝研發成功
塑料瓶是怎樣變身為油漆的呢?據魏雪峰介紹,需要先將塑料瓶制成聚酯切片,然后放入合成設備中加工合成909樹脂,并將其與采用石油裂解下腳料合成的906 樹脂按一定配比混合,接下來運用水乳化技術和水分散工藝,并加入回收聚酯切片和助劑等材料后,原本屬于垃圾的廢舊塑料瓶便變身為裝點世界的彩色油漆了。據悉,三峽油漆開發這項新工藝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
同時,生產該款油漆所使用的水乳化技術也是三峽油漆的最新技術。“在傳統制漆工藝中,常用的溶劑是苯、甲苯和二甲苯,而這三種有機溶劑的原料是石油,屬于有毒的化工原料,水乳化技術可以實現用水代替部分有機溶劑。”魏雪峰說,“該制漆工藝填補了國內制漆工藝的技術空白,是一項新突破。該工藝已于2011年12月通過重慶市的市級技術鑒定,并已提出專利申請。”
據魏雪峰介紹,在使用水乳化技術生產出來的油漆中,揮發性有機溶劑的含量由原來的500g/L下降到250g/L,大大降低了對有機溶劑的需求。
成本降兩成
一年收入6000余萬元
2012年初,這項新工藝正式運用到生產當中。一年下來,該項新工藝給三峽油漆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