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制漆原料一般是石油下腳料、豆油以及樹脂等,而這項新工藝采用水乳化技術,用塑料瓶和特制水做原料,制漆成本比傳統工藝降低大約20%。”魏雪峰說, “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這項新工藝還降低了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并使廢棄塑料瓶的價值得到開發,可以說是綠色經濟的。”
魏雪峰表示,由于成本大大降低,價格也比同性能的其他產品便宜。投產第一年,這項新工藝便給三峽油漆帶來了6238萬元的銷售收入,實現利潤1170萬元,完成稅收342萬元,利稅率達到24.24%。
除了顯而易見的經濟效益之外,運用這項新工藝還可以明顯減少有機物的使用量,在節能減排、降低環境污染方面效果顯著。
研發兩條線
未來還將不斷“注水”
事實上,除了這項新工藝的研發,三峽油漆還在多個方面取得突破,實現了綠色發展。
據魏雪峰介紹,2010年,三峽油漆研發出910醇酸樹脂,取代了資源少、價格昂貴的桐油,全年節約成本750萬元;2011年,三峽油漆又研發出同樣價格昂貴的松香替代物,節約成本920萬元;2012年,三峽油漆改進工藝,采用環保、價格低廉的碳酸二甲酯、仲丁酯等溶劑替代200#溶劑油、苯類溶劑,全年節約成本987萬元。
“三峽油漆還將在開發水溶劑方面繼續努力,使溶劑中水的含量逐步提高,盡量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量。”魏雪峰表示,“三峽油漆將以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和重慶市防腐涂料工程中心為平臺,加大產、學、研結合力度,圍繞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對現行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及產業升級和研發節能環保、低污染、高性能新產品兩條主線開展研發工作。”
魏雪峰介紹,在三峽油漆850名員工中,240余人屬于技術研發領域的人才,而三峽油漆每年在技術研發領域的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為2%~3%。得益于不斷增強的技術實力,三峽油漆成為中國核電集團在國內油漆涂料行業中唯一一家長期合作伙伴。同時,三峽油漆也獲得了參與“天宮一號”與“神九”對接工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