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買個價格在3000元左右,有點品牌知名度的空氣凈化器就可以了,太專業的我們消費者也不清楚,主要還是靠導購推薦。”在大中電器磁器口店,一位正在選購空氣凈化器的女士告訴記者,過于紛亂的檢測機構和標準,讓消費者很難分辨,選購時大多還是以導購推薦為準。
鉆“不統一”的空子
空氣凈化器去除PM2.5到底是否可行呢?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清潔技術研究所所長魯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消費者和媒體對于空氣凈化器去除PM2.5存在誤解,符合國家標準的空氣凈化器產品是可以吸附PM2.5的,有關去除PM2.5的功能不過是一種炒作。“國標《空氣凈化器》中‘固態污染物去除實驗’的檢測基準是0.3μm(微米)以上顆粒物,比PM2.5要小更多。所以市場上號稱可以能吸附PM2.5的空氣凈化器,不一定符合國家標準,但符合國家標準的是可以去除PM2.5的。”在此,魯建國也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空氣凈化器的時候,不光要看其是否具備去除PM2.5的功能,如果該產品能提供正規檢測報告,消費者最好看一下其是否具備對直徑超過0.3微米的顆粒物進行過濾的功能。
有關去除PM2.5的檢測是否有統一的標準?不同廠家采用的認證標準為何不統一?魯建國表示由于空氣凈化器不在國家強制認證的產品名單之內,只需通過安全質量認證,符合《空氣凈化器》標準,不需要功能性認證,這就意味著廠家并不一定要進行PM2.5去除能力等認證,所以目前認證標準也并未統一。 “AHAM(美國電器協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地質監部門和專業檢測機構等都是可以為廠家出具相關檢驗認證的,他們采用不同的檢測標準和產品性能表述,也令空氣凈化器產品相關性能很難用統一標準考量。”魯建國表示,由于標準的不統一,也方便了一些企業鉆空子,以“高效去除PM2.5”為噱頭,但卻為消費者在選購時增添了麻煩。在此,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制訂出有關空氣凈化器功能認證的統一標準,讓消費者在選購時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