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世界頭號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披露,受大額減計影響,該公司去年四季度凈虧損28.1億美元。這是淡水河谷自2002年以來首次報出季度虧損,也是其歷史上最大季度虧損。
全年來看,2012年淡水河谷凈利潤約為48.6億美元,較2011年大幅下降74%,為2004年以來最差業績。淡水河谷自己分析,賬面虧損是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去年產量下降以及國際鐵礦石價格下跌對整體虧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去年由于礦區降水過多以及來自中國的購買需求下降,公司全年鐵礦石產量為3.2億噸左右,小幅下降0.8%;同期國際鐵礦石均價每噸130美元,低于2011年的143美元。淡水河谷CEO費慕禮就表示: “去年我們公司經營遭遇巨大挑戰。”
事實上,與淡水河谷同為國際三大礦的另外兩家日子也不好過。此前,力拓在官網公布的業績顯示,2012年,該公司凈虧損高達29.9億美元,與 2011年58.3億美元的盈利形成了比較強烈的對比,這也是力拓史上首次“全年虧損”,而必和必拓在不久前也因去年不佳的經營狀況更換了CEO。
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全球鐵礦石最大買家中國的需求減弱以及供應量持續增加,接下來礦價走低已無懸念。屆時,鐵礦石將難以繼續貢獻豐厚利潤,可以說,國際礦業巨頭的暴利時期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