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常被忽略的事實:城市里的碳排放,60%來源于建筑維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車只占到30%,因此,低碳經濟下大力推進綠色建筑正逢其時。在今天開幕的渝洽會上,日中經濟協會率領10余家日本企業參會,向重慶介紹日本綠色建筑現有技術和理念,并向眾多重慶企業拋出了合作橄欖枝。
讓建筑能耗“一覽無余”
“每小時、每天、每月等不同時間段內,空調、通風、電梯、照明各用了多少電……通過這些安裝在機房、電表等線路上的分項計量裝置,傳輸到數據中心的數據就能一清二楚。”日本NTTDATA公司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角田旭介紹,在日本,很多辦公大樓都裝有監控系統,不但可以24小時監測到不同區域的用電情況,還能督促其采取各種節能措施降低成本。
“對于日本來說,能源就意味著生命,而低碳就成為大多數建筑師考慮的出路之一。據我所知,重慶現在也準備對黨政機關大樓的能耗進行可視化。”角田旭說,希望能與重慶合作,共同建立低碳社會。
自動控制空調能耗系統
角田旭表示,在日本,大樓的能耗主要集中在空調上,而辦公大樓主要以中央空調為主。因此,很多大樓都安裝了自動控制系統,在中午或者晚上辦公樓人較少的時候,這個系統可以根據之前的設定,自動控制中央空調來控制大樓空調的消耗。
“此外,利用安防攝像頭和門禁系統也是一個很好的減少空調能耗的方法。”角田旭表示,辦公樓電梯里的空調經常是一直開著的,但是很多時候并沒有人在里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在大樓不同的門禁設備上安裝一個控制器,控制器會記錄下通過門禁進入大樓的人,然后會把記錄下的信息傳送給中央空調,中央空調再送風到每一個區域的電梯里,這樣就減少了電梯的能耗。
低碳指標將轉化成土地出讓轉讓條件
國家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武涌表示,早在2007年,我國提出的《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0年,將使單位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20%的目標。當然,中國低碳建筑的發展還需要有一套符合中國實際的可操作的標準。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全面推動低碳建筑標準體系的建立。綠色低碳指標將轉化成土地出讓轉讓的條件,達不到這個標準的,可能就沒資格拿地了。”武涌表示,今后,綠色施工將貫穿整個建筑建設的過程。